【摘要】中國共產黨在社會管理中總結出豐富的經驗: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做好全社會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走黨的群眾路線;黨的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重要保障。新時期更要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創建中國特色現代社會管理模式。
【關鍵詞】思想政治 現代社會管理
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社會管理中的歷史經驗
在中國共產黨90年不平凡的歷程中,重視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全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服務并管理社會,一直是黨的優良傳統與政治優勢,黨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實踐經驗。這些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經驗與方法,必將成為今后現代社會管理和服務的寶貴思想資源和重要法寶。
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伴隨著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毛澤東同志獨創性地提出“思想上建設黨”的觀點,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完整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并將其列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生命線”論斷是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概括。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一直就是靠著這條生命線來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靠著它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同時也是靠著這條生命線實現了黨自身的生存、發展和壯大。當前社會管理中應繼承我黨長期以來關于思想政治工作是黨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的歷史經驗,堅持把它放在黨的全部工作系統中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實現其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社會管理體系建立和創新的巨大功能。
做好全社會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走黨的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唯一宗旨,黨的社會性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眾工作。當前,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仍要堅持群眾路線的法寶,認真分析人民內部矛盾的新特點和新表現形式,通過解決人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達到引導人民群眾不斷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良好社會管理和服務效果。
黨的領導干部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重要保障。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的社會管理能力直接代表著黨的執政水平,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發展。黨的干部在做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時,要首先自覺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既要對群眾講道理更要為群眾辦實事,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今后,同樣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對黨的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進行培訓,不斷提高廣大黨員與領導干部的素質和能力,以改變其簡單或者粗暴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使他們堅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不同的矛盾,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嚴格遵守的一個原則”,也是社會管理中進行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
思想政治工作對現代社會管理的重要作用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相互依賴、互為條件的,而且任何階級、社會和個人的存在都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即“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
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個人生存與現代社會管理的協調發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僅以人的政治思想為研究和工作對象,而且要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情感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面,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社會活動。在現實生活和人們的思想中,正確與錯誤、先進與落后總是共同存在的,這就需要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通過創新社會管理體制來解決人民群眾越來越復雜的思想政治問題和化解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即,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想方設法通過對現代社會中各類社會現象的本質透析來教育、影響人,引導人在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觀念行為不斷反省,以實現其錯誤思想與落后思想向正確、先進方面的轉化;引導社會成員正常有序地開展各項活動,并以此來推動現代社會整體向前協調發展,實現全社會的有效管理和滿意服務。可見,思想政治工作不僅是一種社會管理方式,還是一種社會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方式。
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現代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形成和鞏固。實踐證明,思想政治工作的結果和現代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形成與鞏固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一方面,社會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能通過團結和凝聚社會成員力量、幫助現代社會形成一元化的主流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包含現階段社會共同理想的主流意識形態,又能幫助國家和現代社會起到持續保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強烈滲透性作用。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達到全方位、有效地服務于現代社會管理的目的,以利于執政黨的領導并強化現代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現代社會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創新。現階段,由于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有的發展狀況制約,我國的思想政治工作與現代社會管理模式創新要求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差距,如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和理論滯后、一些社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教育模式僵化等。因此,今后仍要繼續改進和開展更加細致有效的現代社會思想政治工作,使每個社會成員增強整體意識,自覺接受社會統一管理;增強每個社會成員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社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使每個現代社會成員主動進行自我控制,協調好社會各種人際關系。這樣,不僅可以繼續借助社會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趨勢,使人們認識到現代社會管理的好處,而且隨著人們參與社會管理廣度和深度的拓展,能持續推進中國現代社會管理模式的不斷建立和創新。
堅持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優勢,創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社會管理模式的主要著力點
堅持并不斷改進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增強全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實效性。對于中國而言,社會和諧本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然而,近幾年來各地卻突發了一些大規模的社會群體性事件。這些事件或多或少會與當地政府工作沒有做好,發生了侵犯群眾利益的問題有關,從而導致群眾安全感指數降低。而且問題發生后不能及時處置或處置不當,最終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和不和諧。因此,不斷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題。今后,一方面應繼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特別是要增強黨員干部的拒腐防變和抵御社會風險能力。干部要更新觀念,打破傳統的命令群眾式的不良工作思維模式,以人為本、悉心聽取群眾的意見,及時排解群眾的不良情緒,把爆發群體性事件的可能性消滅在萌芽狀態,始終堅持把推進人的現代化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堅持并改善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正確處理歷史經驗繼承和工作創新間的關系,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追蹤現代社會管理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軌跡,加大黨對社會思想政治工作的資金投入,并不斷提高其社會綜合效益,以增強全社會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和實效性。
堅持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研究,全面應對現代社會管理挑戰。為防范現代社會管理的巨大風險,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創新發展自身的理論,使之作為一門科學的、獨立的現代化學科體系,擁有精確的與時俱進的知識內容體系,并不斷得到豐富和完善。同時要有系統的新的研究方法,以便對成熟的理論內容進行創新轉化。如在培養和鞏固社會成員堅持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理論內容時,就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成果的大眾化研究,想方設法使這部分內容在加快科學化的同時更加通俗易懂,使其轉化成群眾能夠接受并樂意接近、且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有效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管用的內容。在高風險的現代社會管理和服務中,人們面臨的思想、心理和文化困境等,實質就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實踐中不斷創新。
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打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社會管理模式。在我國現實中,通過意識形態的整合來促進社會穩定是借助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實現的:一方面,在今后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要繼續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各級政府組織要堅持踐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科學發展觀,用與時俱進的、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作為現代社會管理的指導思想。
總之,為了打造良好的現代社會管理秩序,只有通過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把符合國家發展要求的、符合一定的社會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的思維方法、實踐觀念、審美情趣、理想信仰等,傳授給全體社會成員。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同時,在社會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各級領導組織應努力去說服那些強勢群體自覺出讓部分利益,以幫助其它社會階層致富;并幫助那些弱勢人群糾正心理偏差,樹立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從而使所有受教育者正確地認識自然,把握社會,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最終創建形成中國特色的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社會管理模式。(作者單位:貴州大學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