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數學思維正經歷從感性認知到理性思考的關鍵時期。應試教育下的數學課堂,教師往往唱起了“獨角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激情往往無法調動。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上的廣泛應用給數學教學帶來的生機與活力,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去接觸數學、認識數學、應用數學。
一、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度罩屏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整合聲音、圖片、圖形、影像等多媒體資源,輕而易舉地呈現出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因此,這為教師較深層次的知識講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數學
著名大詩人陸游說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至理名言強調了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只有在實踐中掌握的知識才能受用終生??陀^上講,數學知識特別是一些定理或定律內容較為抽象,如果單純地依靠學生記憶來達到消化和掌握確實不易。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適當地增強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此舉不但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更能深化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節時,為了讓學生親身經歷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應用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滲透轉化思想,筆者借助了多媒體CAI進行了分組實踐教學。
用幾何畫板軟件展示以下過程:
將一張紙對折,剪下兩張疊放的三角形紙片,設法找到某一邊的中點,記作點O,將上層的三角形紙片繞點O旋轉180度,下層的三角形紙片保持不動,得到一個圖形。引導學生觀察和討論以下問題。
(1)兩張紙片拼成了怎樣的圖形?它是四邊形嗎?
?。?)這個圖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有沒有互相平行的線段?你是怎樣得到的?
(3)用簡潔的語言刻畫這個圖形的特征,并與同伴交流。
讓學生繪制一平行四邊形并用一張半透明的紙復制,將復制后的四邊形繞一個頂點旋轉180度。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①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②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三、讓學生在探究中發展數學
數學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一方面來自于教師的講解與傳授,另一方面來自于自身的體驗與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總之,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和喚醒了學生的求知欲,增強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決心,體現了新時期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師要進一步挖掘信息技術潛力,充分實現與數學學科的整合,深化課堂改革,提高教學效率。
?。ㄗ髡邌挝?江蘇省江都市宜陵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