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師對聽寫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和學生聽寫能力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低年級的英語教師,因為擔心太難而從來不進行聽寫練習。事實上,英語聽寫練習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應該在認識其重要性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長期地貫穿在日常教學當中。
一、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聽寫能力的重要性
聽寫活動既是輸入也是輸出,而比起單純的輸入、輸出活動,還更具有一定的難度。其過程可簡單地表示為:“外部語言”(聽力)—內部言語(含意)—外部言語(寫出)。具體地說,聽寫是思維與再創造的心理過程,言語的語音音波通過耳膜經聽覺神經傳到大腦,形成語音圖像,再與記憶中的信息相聯系,比較、分析、推理、達到自覺的理解。
聽寫題型在“高校英語專業四級考試”中被應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從1997年起增加了“Spot Dictation”和“Compound Dictation”兩項聽寫的新題型。不難看出我國英語教育對于學生語言聽寫能力的重視。
聽寫要求學生語音必須準確無誤,學生發音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其聽力理解的正確與否,如果對所聽內容的理解有誤,那么記錄下來的也是無意義的字母;聽寫對學生的詞匯和拼寫更是一個過硬的檢查,通過對詞語的檢測能使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本功;聽寫也是對學生復述能力及短時記憶的能力檢測,在短文形式的聽寫中,思維與再創造的過程要求學生產出復述能力,對整段文章內容概括加工;所以聽寫同時是對學生語篇理解的檢測,在一個聽寫段落中,句與句、段與段之間都是彼此關聯,互相牽制的,只有把它們之間的關系搞清楚,學生才能理解透徹。
聽寫練習對于聽力和寫作技能是一種重要的提高和鞏固手段。它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境之中,認識句子中詞與詞之間的關系,體會并注意到最難掌握的冠詞、介詞以及動詞各種形式的運用規則,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學習并鞏固所英語語言知識,使學生聽得更準確,寫的更規范。
通過大量的聽寫訓練,必然能從根本上杜絕“啞巴英語”和“中國式英語”的出現。
二、聽寫訓練應該循序漸進,常抓不懈
1.聽寫時,時間緊,要求書寫速度快,學生心理壓力較大。如果一開始就進行難度太大的聽寫訓練,會給學生留下心理陰影,從而引起其反感甚至排斥情緒。教師要善于激發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練習難度要適中,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難度、長度、速度,使學生從心理上樂于接受聽寫。可以從簡單的聽寫單詞、詞組、句子開始,發展到用生動、有趣、意義連貫的短小文章做聽寫訓練,訓練學生學會精聽和泛聽,教會學生要理解所聽內容的意義,先根據語音找出詞義,從詞義建立句子結構,再通過句子結構的聽、辨去理解意義。通過訓練,培養學生掌握聽寫策略,包括處理長篇文章、把握全文關鍵的能力,而且還會使他們有機會注意以意群形式聽語段,以便在需要快速處理語言時,能迅速而準確地抓住時機,對輸入的新信息作短期記憶處理,進而更好地理解所聽內容,即記憶能力、切分話語的能力、選擇要點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2.聽寫訓練應該長期貫徹。從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都應當不斷進行聽寫訓練。每堂課后,每個單元后,每個學習階段都應該進行聽寫練習。以鞏固學習成果,養成良好習慣。千萬不能“知難而退”,應該“迎難而上”。
總之,聽寫訓練能充分調動“耳、眼、心、手”,是提高、鞏固英語學習效果的好方法,應該引起每位英語教師的重視從而貫徹到英語教學中去。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黃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