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生思想品德的培育者和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在學生群體中的角色地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當一名班主任,就得有班主任的樣,要有符合班主任角色的行為,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那么,扮演好班主任角色,當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品質和能力呢?我想,這是我們教師最難寫的一篇文章。筆者認為,班主任應扮演以下角色:
一、益友的角色,寓教于樂
有人說:友情是一把火,能把堅冰融化;理解是一座橋,能使心靈溝通;平等是一片藍天,能把陽光雨露同灑。說得多好,班主任與學生在課堂上是師生關系,課后卻又是朋友關系。既然是朋友,班主任就要從尊重學生開始,真誠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產生信任,信任產生理解。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讓學生時時體驗到班主任的親切、熱情、和藹可親。與學生愉快相處很重要,班主任愉快樂觀的情緒對小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也能形成一種愉快輕松的心境。這種心境使學生樂情,樂情不但有助于樂學,也有助于理智感、道德感、審美感的教育。所以教師要時刻保持積極的、穩定的心態,并注意隨時隨地引導學生自覺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態。
作為班主任,對每個學生的內心世界應有所了解,通過與他們談心,多關注他們的話題,這樣,師生的距離縮短了,心也靠近了,溝通就容易啦。為此,我們班主任無論任何時候,因何事,都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狂轟濫炸,否則會使學生永遠關閉本可以向你敞開的那扇心靈之窗。以朋友相待就能和學生分享喜怒哀樂,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幫他們排憂解難,同呼吸,共患難,一起學習,一起娛樂,一起品嘗艱辛,一起分享快樂。班主任能放下架子親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變成學生心目中可親可敬、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從而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總之,友誼是溶化師生感情的冰山,可以衡量我們的教育教學創新實踐的成功與否,也是我們真正全面實踐素質教育的最佳標準。從這個意義說,與學生交友是我們班主任教學經驗積累與歷練的珍貴資源。
二、父母的角色,事事多牽掛
俗話說得好:“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古往今來為師者都兼當父母的角色。班主任充當的父母角色,特別是對一些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來說,可以彌補他們的家庭教育中的不足。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班主任多用心去關愛,會使學生感到如父母般的溫暖。尤其是寄宿生,遠離了父母的照顧,就更需要班主任負起稱職父母的責任。有時一句問候,就能使他們熱淚盈眶,感恩奮進;煩惱在心,一次開導幾回談心,會使他們云開霧散見陽光,笑對明天,此時班主任是深感滿足的。
班主任要想當好學nIm2aN+zUwEPhA7vtIuFxw==生的稱職父母,不僅要教會他們如何結交異性朋友,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還要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學習,如何生存,如何參與競爭,如何與人合作等,以適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鑒于此,我們班主任要有寬廣的胸懷,對學生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批評;用愛的陽光驅散其心頭的黑暗,用愛的甘露澆灌其干涸的心田。這樣,我們才不愧為人“父母”。
三、“偶像”的角色,樹師表形象
現在的孩子,新聞媒體給了他們太多的誘惑,各種歌星、明星,星光燦爛,鋪天蓋地而來,令人眼花繚亂,令人贊不絕口,令人崇拜不已。學生追星熱情有增無減,媒體在和教師爭奪孩子的注意力。怎樣才能把學生心目中的偶像熱浪逆轉過來,使教師也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呢?不必驚慌,教師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師德修養和人際關系去影響學生,班主任也是學生崇拜的偶像。
別看媒體來勢洶洶,但它有致命的弱點:它只是一個單項的傳播,沒有雙向的交流。看了明星后,再糊涂的孩子都知道,他們是畫中人,是可看不可及的;而班主任卻不同,他們是學生身邊最尊敬的長輩。如果班主任很有人格魅力,熱愛生活、關愛學生、品德優秀、做事公正、業務能力強等,真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那么任何明星都得甘拜下風。
因此,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是一種有價值的情感投資。有位學生在日記中寫道:老師是我的偶像,她雖然沒有明星的光彩照人,也沒有他們的多才多藝,她有的只是一顆能裝滿我們每個人的愛心。這些質樸的文字使我領悟到教育的全部精髓,心中多了份篤定。學生們的絕頂聰明,讓我看到上帝造人的神奇;他們的純真善良,讓我沐浴到人格至美的光輝;他們的渴求上進,讓我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十多年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個性、不同發展趨勢的孩子的成長,點點滴滴架構了我的生命坐標,讓我的教育體驗絢麗多彩。學生的喜歡,孩子的崇拜,讓我感覺到了班主任的力量比明星更大。當我意識到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偶像”地位時,它推動了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心底如玫瑰般層層綻放。
綜上所述,班主任角色已由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師傅型轉變為良師益友、父母、偶像等多重角色,但不管是哪一種角色,師生都是平等的,只有這樣,才是一個稱職的班主任。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六靖鎮六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