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浪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關注學生發展、強調教師成長、重視以學定教等理念的實施,使新課程課堂教學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進一步轉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我們就必須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改革,通過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診斷教師課堂教學的問題,促進教師成長,這也是這兩年“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興起的原因。
如何在新時期、新要求下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體育教學發展,最終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每個體育老師所面臨的新課題。筆者通過深入學習有關材料,參考借鑒他人經驗,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如何有效地上好一堂體育課談談個人觀點。
一、對“體育有效教學”的正確理解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院長毛振明對“體育有效教學”的定義進行了明確詮釋:有效的體育教學是具有教學效果的體育教學設計與實施,“有效的體育教學”的“有效”不是泛泛而指的各種效果(包括正面的效果、反而的效果、大的效果、小的效果、期待中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效果、令人滿意的效果、不令人滿意的效果等等),而是通過體育教學而達到期待之中的、正面的、足夠大的、可以令人滿意的解惑和授業之效果。
二、“體育有效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目前,影響“體育有效教學”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師的責任心、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學生興趣的培養激發等等,這些因素的客觀存在致使體育課堂教學經常出現教學目標含糊不清、沒有重點難點;教師課堂組織能力欠缺、應變能力差;教學手段各種各樣、不實用等現象,最終使得教學未能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未能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未能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提高“體育有效教學”的舉措
(一)從教師角度看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掌握和補充新知識,用先進的教學知識和技術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師的知識越豐富、視野越廣闊,就越容易發揮,所教授的知識就越能教活、教準。同時,教師還要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對無效、低效的課堂教學進行梳理,查找不足與差距,進一步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完成有效的、高效的課堂教學,形成經驗教訓,提高教學成功的幾率,促進有效教學,讓教師在課堂上充滿信心。
1.精心準備教學前期工作
前期教學準備包括教學目標的制訂、教學內容的設計等工作。教師圍繞課堂教學的核心,通過對教學課程的理解,利用學校場地、設施等硬件環境,結合學生家庭環境、身體素質和體育基礎等軟件因素,按照客觀實際、符合學生的要求,提出明確、具體、可操作、符合教材特點的教學目標。目標制訂后,教師要合理準確地把握體育教材的特點和方向,合理設計運動技術難度,開發和設計出循序漸進和合理有序的教學內容。
2.認真組織教學管理實施
教學組織實施主要包括教學態度的投入、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組織等工作。積極、良好的教學態度可以使教師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親切和藹的教學態度,在教學過程中做到認真講解、積極示范和耐心輔導,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學校現有的場地、設備、教具以及信息技術資源,合理安排教學時間、課程次數、運動強度,有效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充分、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最終完成一堂教學設計科學、教學分段合理、教學步驟清晰的體育課。
3.總結分析教學評價效果
總結分析教學評價效果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評價和總結。一般來說,有效的教學評價對學生具有點撥導向、解惑釋疑、激勵表揚等功能,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使課堂更具有活力。教師通過對教學結果進行分析,運用激勵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等評價方法,傳達給學生及時、真實、明確的學習信息,通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的提高,使教和學的積極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從學生角度看
現今課堂上一些新事物、新游戲、新教學方法的呈現,讓學生眼前一亮,有了更強烈的學習、參與的欲望。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種好奇、刺激的心理,通過學習態度引導、學習力度推動和學習氛圍營造等手段,不斷滿足學生發展需要,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取知識、獲得能力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1.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德國著名教學家第斯多惠認為:“如果讓學生習慣簡單地接受或者被動學習,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同學之間的幫助,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鍛煉,從“要我學習鍛煉”的觀念向“我要學習鍛煉”的觀念轉變,從而讓學生體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
2.教師要積極推動學生提高參與學習的力度。通過教師的管理和引導,促進學生人人參與、時時參與、充分參與。教師通過拋磚引玉、舉一反三的方式,引導學生勤于思考、敢于思考、勇于創新,進行互相交流、探討,不斷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師要積極營造學生積極參與的環境氛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主導權,不能處處體現自我,而是要創設各種教學情境為切入點,讓學生帶著思考,在遞進的學習中相互提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度。同時,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多鼓勵后進生,及時點撥、指導、糾正,通過與先進生結對的練習形式,提高其技能,最終力爭使每一個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隨著體育教學新課程的深化改革,我們體育教師必須對體育有效教學進行研究和探索,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提高理論水平和實際能力,確保每一堂體育課嚴謹、有序、簡潔和有效。
(作者單位 福建省晉江市青陽街道高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