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士兵吉拉德?沙利特5年來第一次踏上回家的路。被哈馬斯囚禁1940天后,這名25歲青年與1027名遭以色列關押的巴勒斯坦人互換,在10月18日啟動的巴以換俘計劃中重獲自由。
對巴以局勢而言,沙利特不過是棋盤上唯一可移動的活子。在擱淺多年的和談棋局上,他的進退不過是對弈者的權宜之計,難以化解冰凍三尺的僵局。
久違的家園
在以色列泰勒諾夫軍營里,沙利特見到久違的父親諾姆。為了讓兒子重獲自由,沙利特一家5年來不懈努力。他們咨詢專業公關公司,招募志愿者,在全國發起請愿換俘。諾姆和妻子阿維娃還搬到耶路撒冷,在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官邸附近扎下帳篷,一住就是一年多。每天清晨上班時,總理夫妻都會開車經過他們的帳篷。在軍營短暫停留后,沙利特和父親登上直升機,前往遠在北部加利利山區的家鄉。在那里,媽媽把沙利特的房間收拾得和5年前一樣,做好他愛吃的菜,等他回家。
巴勒斯坦人內爾?巴爾古提卻沒有這么幸運。獲釋回到約旦河西岸,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上墳。因為參與襲擊導致一名以色列士兵死亡,巴爾古提在1978年被以色列判處無期徒刑。身陷囹圄33年,父母均已過世,他本人也不再是當初那個20歲的年輕小伙。
回到西岸故鄉拉姆安拉,巴勒斯坦婦女卡赫拉?阿薩迪感覺“好像在做夢”。與丈夫和4個孩子熱烈擁抱后,34歲的阿薩迪激動得昏厥過去。因為協助自殺式襲擊,她被以色列判處無期徒刑,已經在監獄服刑9年。
第一批獲釋的477名巴勒斯坦人中,半數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因為參與自殺式襲擊,巴勒斯坦姑娘阿赫拉姆?塔米米被判處16個無期徒刑。10年牢獄生活,阿赫拉姆卻意外收獲愛情。
她的遠房表親尼扎爾也在獄中服刑。雖然只有一面之緣,兩人卻在獄中書信往來萌發愛情。雙方家長不僅予以認可,還在他們缺席的情況下舉辦盛大訂婚宴會。如今,二人雙雙獲得自由,本當立即舉行婚禮,卻連見上一面都難。
根據換俘協議,尼扎爾必須返回約旦河西岸故鄉,未必能獲準出國。阿赫拉姆卻只能前往約旦,不得重返西岸。第一批獲釋的巴勒斯坦人中,有四分之一直接返回西岸,另有41人被要求旅居約旦、埃及或土耳其等第三國,其余則取道埃及返回加沙。剩余第二批550名巴勒斯坦人將在兩個月內獲釋。
分裂的故國
對于不少巴勒斯坦人,尼扎爾和阿赫拉姆的愛情飽含政治意義?!八麄冇喕槭前屠账固谷藞F結的有力證據,尼扎爾來自法塔赫,阿赫拉姆則是哈馬斯的人,”女方堂兄希勒米?塔米米說。
法塔赫和哈馬斯是巴勒斯坦兩大政治派別。根據換俘協議,獲釋的1027名巴勒斯坦人中,雙方成員幾乎各占一半。對于嚴重分裂的巴勒斯坦,這是個好消息。換俘協議啟動當天,巴勒斯坦人像過節一樣歡呼慶祝。在西岸的巴民族權利機構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府邸前,人們聚集在一起,揮舞著分屬法塔赫和哈馬斯的黃、綠兩色旗幟。
如此場景好似錯覺。在2007年6月雙方武裝沖突中,哈馬斯奪下加沙,法塔赫固守西岸。巴勒斯坦自此陷入“分而治之”的分裂狀態。對外,退居西岸的阿巴斯是以色列和美國唯一承認的巴方談判代表。在加沙,哈馬斯是經巴勒斯坦人投票選出的合法政府。
中東和平進程停滯不前,巴勒斯坦卻在鬧內訌。9月,阿巴斯頂住美國壓力,在聯合國提交巴勒斯坦尋求成為成員國的申請。哈馬斯不僅不予支持,還禁止人們收看電視轉播。與以色列商談換俘條件時,巴方由哈馬斯出面談判,完全避開阿巴斯。
哈馬斯的公關成果
因為與法塔赫齟齬已深,哈馬斯主導的換俘協議難免被予以政治解讀。
自從沙利特5年前被俘以來,巴以一直談判,已經下臺的埃及前總統胡斯尼?穆巴拉克曾居中斡旋。然而,由于對換俘名單爭執不下,雙方難以達成共識。今年下半年,談判突然出現轉機。定期往返開羅的哈馬斯官員向埃及傳達信息,愿意重啟換俘談判,時間就在9月。
哈馬斯選擇的時機絕非偶然。9月是聯合國大會召開之時,阿巴斯正式提出“入聯”申請。自從巴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故去,阿巴斯一直代表巴方參加和談。然而,受制于以色列強硬立場和巴內部分裂,阿巴斯的表現難以服人。這次誓把“入聯”進行到底,令他人氣大幅飆升?!?年來第一次,阿巴斯終于為我們出了口氣,”約旦河西岸一家飯店老板馬贊?薩阿德說。
哈馬斯當然不甘心就這樣被搶了風頭。巴以換俘協議啟動當天,距巴勒斯坦提出“入聯”申請不到一個月。然而,從加沙到約旦河西岸,歡呼的人群已然遺忘阿巴斯申請“入聯”時的精彩表現。
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稱,這是該組織與以色列關系的“轉折點”。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哈馬斯會放棄其一貫政治主張,即反對巴以和談、拒絕承認以色列。哈馬斯政治領導人哈立德?邁沙阿勒稱,這次與以色列達成換俘協議,與哈馬斯堅持展開武裝斗爭不無關系。
內塔尼亞胡故技重施
巴以和談擱淺多年,沙利特被捕也頗有年月,偏偏在以色列鷹派人士內塔尼亞胡任職期間傳出好消息,這同樣耐人尋味。
換俘當天,內塔尼亞胡出盡風頭。在全球轉播的電視畫面中,是他站在蒼白、羸弱的沙利特身旁,告訴后者的父親:“我把你兒子帶回家了?!苯酉聛?,本是主角的沙利特及其家人成了“背景”,襯托著內塔尼亞胡的表演。“以色列公民們,任務完成了,”他驕傲地宣布。
這并非鷹派人物內塔尼亞胡第一次“心慈手軟”。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任總理時,是他做主釋放哈馬斯精神領袖艾哈邁德?亞辛。這是一記狠招。彼時,阿拉法特風頭正勁,對以色列構成不小壓力。亞辛獲釋固然會壯大哈馬斯力量,卻也能削弱阿拉法特,足以“離間”巴勒斯坦。以色列何樂而不為?
這一次,歷史驚人的相似。以色列在換俘問題上松動口風時,正值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人氣飆升的阿巴斯甚至承諾將在近期舉行選舉,實現巴勒斯坦內部和解。
向哈馬斯示好之時,內塔尼亞胡明顯冷落阿巴斯。后者主張,除非以色列凍結在約旦河西岸的全部猶太人定居點建設項目,否則巴方不會重返直接和談。內塔尼亞胡不但對此置若罔聞,還開工建設另外一批猶太人定居點。
這一次,內塔尼亞胡政府內外交困?!鞍⒗骸币詠?,不少中東國家政權更迭,令以色列處境更為孤立。內政上,通貨膨脹走高令以色列中產階級不堪重負,全國頻頻爆發抗議高學費、高房價和高稅收的游行。
以沙利特一人換俘千余人,雖然數目懸殊,對外卻可贏得外交主動,對內能轉移關注視線。更何況,這次協商換俘名單時,以色列否決了不少重量級人物。例如,2001年因殺害以色列一名內閣部長而獲刑的艾哈邁德?薩阿達特,還有被視為阿巴斯接班人的馬爾萬?巴爾古提。
這樣的好事,內塔尼亞胡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