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已迅速成為我國刑事犯罪的主體,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如何從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多方面杜絕中學生逃學、輟學,教育青少年克服不良誘惑,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是全社會和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責任,也是我們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還存在著很多缺陷,需要我們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體制的措施和方法,以推動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改變目前青少年法制教育比較滯后的局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研究:
一、法制教育定位于培養青少年的法律意識
培養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最主要和最核心的是要通過法制教育,培養青少年的法制意識和權利義務意識。具備良好法律意識的青少年,應該正確、合法地運用自己的權利,并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每個青少年在享受法律規定權利的同時,要全面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對不履行義務的人,都應受到法律的制裁。青少年要通過學習法律來規范自身的日常行為,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在遭遇不法侵害時,會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青少年要自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要有遠大的理想,認真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和法律知識,養成自覺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如一些影視、書刊、出版物等宣揚色情和暴力的文化毒品,不閱讀黃色書刊、不觀看黃色電影、電視、不迷戀游戲、賭博、上網、遠離毒品、不結交狐朋狗友。只有從自身做起才能遠離犯罪,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二、以家庭教育為主渠道,養成良好的習慣
家長要自覺提高自身素養,不斷改進家庭教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素質會影響子女的素質,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不易走上歧途。家庭要創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環境,給青少年以潛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家長要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嚴格的管理,不讓學生登陸黃色網站,不打電腦游戲,不長時間地看電視或者上網聊天。引導子女把課余時間的旺盛精力投入有益的學習或者體育活動中去。家長要多學習、少應酬,提高自身素質和法制意識,培養高雅的興趣愛好,注重言傳身教,與子女建立平等的關系,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創建良好的家庭氛圍,認真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系,共同關注子女的成長。
三、以學校教育為主陣地,培養合格學生
學校是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主要場所,抓好在校生的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的重中之重。要積極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觀,提高教育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通過各學科教學,有機地滲透法律知識,是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一條重要渠道。各科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意識地滲透法律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受到法制教育。例如,歷史、政治和語文等學科教學,可滲透《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知識,重點滲透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的《憲法》和其他有關的法律法規,做到自覺學法、守法和護法。另外,要保證法制教育有充足的師資力量。一方面,各教育行政機關和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定期對現有的法制教育師資隊伍進行培訓和考核,提高他們的綜合法律素質和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學校要有意識地吸收一些法律專業的大學生進入教師隊伍,他們法律知識比較豐富,理論功底比較深厚,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詮釋法律,從而為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以社會教育為主格局,優化學習環境
社會各界、各個有關部門要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形成社會教育的框架體系,認真貫徹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政法、工商、文化、教育主管部門要統一協調,聯合行動,綜合執法,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力度。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對學校周邊200米以內的游戲廳、歌舞廳、錄像廳、臺球室、網吧“三廳一室一吧”和商貿攤點等場所,進行必要的清理整頓。該關閉的要堅決關閉,對其他不健康的娛樂場所要從嚴管理,規范運作。禁止未成年人進入公共娛樂場所。共青團、“關工委”、工會、街道、社區居委會等團體組織要向青少年伸出熱情的雙手,多層次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