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研究認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各種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能最佳地接受教學信息;能促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于學習活動;能促使學生在繁重刻苦的學習過程中,抑制疲勞,產生愉悅的體驗,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尋幽探勝。可見,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成才的起點,是學生學好語文課的入門向導。
如何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本人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巧設導語,激發興趣
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的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當、精彩的開端。它猶如文章的“鳳頭”,雖小巧玲瓏,卻能安定學生情緒,誘發學生的感情,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進入學習情境中。因此要善于設計富有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和簡潔性的導語,要將“第一錘就敲在學生的心上”。
1.成語導入
用一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成語導入,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教學《陳涉世家》時,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成語“揭竿而起”,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成語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嗎?”馬上大家開始翻閱成語詞典,然后舉手回答:“砍了樹干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我就接著這個話題說下去:“大家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是什么起義嗎?(同學們紛紛回答:陳勝、吳廣起義。)是的,今天我們要來了解一下陳勝吳廣是如何發動、如何組織這次起義的。”自然引出《陳涉世家》。其他還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醉翁亭記》,用“世外桃源”引出《桃花源記》,都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故事導入
故事導入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導課形式。比如在講述《天上的街市》時,可以讓學生先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然后提問在詩人的筆下,牛郎織女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從而導入課文。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需要,用故事導課,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輕松愉快,思維活躍地投入課堂學習之中。
二、設置問題,激起浪花
古人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