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是極富挑戰與機遇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當中,知識與能力同等重要,所以國家才針對時代的要求變革教育理念。在新課程標準下,教育對高中的政治課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作為高中政治老師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新課標;政治課堂;實效
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以及教學診斷的一種現代教育理念,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使學生獲得相對高質量大面積的發展。新課程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建立課堂教學的效率觀,有計劃地實現學生三維目標的整合,實現學生個性的完整發展,培養健全的人。
一、新課標對高中政治課程的理論指導
1.新課標的能力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2.新課程的指導思想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3.主體教育理論
在現代教學觀念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主動學習促進主體發展,它包括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差異發展、體驗成功四個基本策略。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學生的參與、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建立集體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及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與評估。
4.人本教育理論
人本主義教育與我國推行的素質教育從教育的培養目標到教育教學的原則、方法等都強調以人為本,主張人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的認知、情感、興趣、動機以及潛能的發揮,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同時,人本主義教育強調師生關系和諧、平等,并重視意義學習,使學生的學習充滿樂趣。
二、提高政治課堂實效的策略
高中生普遍具有強烈的探究和求知欲望和自我實踐的欲望。課堂教學要因勢利導,避空就實,突出學科實用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新課程改革強調思想政治課要著眼于當代社會發展和高中學生成長的需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堅持思想性與科學性統一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和正面教育原則,把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起來。
1.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結合
教師主導作用即通過教師的認真編導、積極引導、不斷輔導,落實到重在導思、要在轉化、旨在發展、妙在開竅上,緊緊把握“激發、疏導、深化、遷移”四個環節。學生的主體地位應是作學習的主人,參與教學各個環節,使學生諸感官并用,使其體會到經受注意、思索、困惑、快感等心理過程,即享受獨創成功的快感,設法解決問題的困惑,追求解決問題的注意力。各種形式的訓練,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手段。因此,緊緊地把握教材思路,設計形式新穎、立意深刻、方案獨特、貫徹始終的訓練,并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就一定能達到最佳效果。
2.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對學習本學科知識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思想政治課內容理論性強,概念比較抽象,教材本身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學生就會乏味、生厭。為了使政治課鮮活起來,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就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首先,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以飽滿的激情投入教學,充分發揮自身的情感要素:如教態、表情、手勢、語言、眼神等去打動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講授內容時,一定要有意識地創設“樂學”的情境。如將音樂、影視、圖片、書法、漫畫、繪畫、詩歌等視聽資料,通過幻燈投影、電視、錄音、計算機等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以最佳的情景、畫面、聲音、色彩、語言、效果來刺激學生的感官,把學生帶進一個嶄新的境界,創造出激動、高昂、活潑的獲取知識信息的氛圍,以極大的興趣和求知欲望進入學習狀態,積極主動地探求更多新知識,從而提高課堂實效。
高中政治課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來,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理念的不斷確立,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會更加明顯,一定能夠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孫迎光.主體教育理論的哲學思考.1版.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05.
[2]陸瓊.以生為本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實效性.新課程:教師,2010(12).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鐘山縣鐘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