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文插圖是小學語文課文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充分運用好課文插圖,就能使小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文插圖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教師一定要充分運用好課文插圖,把插圖和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關鍵詞:課文插圖;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課文插圖是小學語文課文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充分運用好課文插圖,就能使小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看”,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只有在具體觀察中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緊密結合課文內容,顯示的情景是多樣性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全面而有重點的觀察分析,尤其要對多幅插圖的看圖學文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和對比。多幅插圖大多數是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如《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等,教學時可先引導小學生把幾幅插圖連起來看一看,大致了解畫了些什么,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再一幅一幅地仔細觀察,從各幅圖的比較中看出事物的發展變化。當然,單幅圖意思比較集中,也可以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并注意事物間的聯系,分清主次,從而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如《小足球賽》的課文插圖要培養學生從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觀察能力。
二、“思”,培養小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
課文插圖可以使抽象敘述的故事情節更加形象化、具體化,既可以幫助小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促進他們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的發展。如觀察《荷花》的插圖時,學生由滿池盛開的白荷花想象其散發出的幽幽香味,由荷花的不同姿態想象到一個個身穿白衣正在起舞的舞蹈家,由又大又圓的荷葉想象到那是一個個大玉盤等,這樣小學生對課文插圖的細致觀察和欣賞,培養了他們的想象能力。
三、“說”和“寫”,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有限,口頭表達有時語無倫次或過于簡單,寫作時無話可說,無事可寫。通過課文插圖,可以使小學生的口頭表達及寫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和發展。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時,引導學生先通過課文插圖大膽聯想和想象,窮盡畫面,然后概括畫意,這樣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文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想象能力。又如某些看圖作文,尤其是漫畫作文是寫作訓練的一種主要形式,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根據插圖選角度、定中心、敘述描繪,再與原作比較,揚長避短,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樣不斷的訓練,才會提高寫作水平。
四、“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每篇課文插圖,都是這篇課文的重點或難點內容的具體形象的再現。如果在教學中抓住時機充分利用插圖,就很容易突出文章的重點,突破難點。如《頤和園》一課,主要講了頤和園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三處的美麗景色。雖然課文的語句描寫得很生動、很形象、很逼真,但是農村小學生沒有去過頤和園,在腦海中難以構想出那秀麗迷人的景色。如果先讓學生觀察色彩明艷、直觀形象的三幅插圖,再對照課文的詳細描繪,就能使這三處富有特點的美麗景色清晰地浮現在小學生的眼前。
五、“圖文對照”,加深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記憶
在課堂教學中,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利用插圖指導學生具體形象地理解課文內容,還可以用來總結課文,揭示課文中心。如教學《師生親》一文時,指導學生看圖后總結:圖中三位小姑娘的體態和神態各是怎樣的?她們為什么透過門上的玻璃爭著向屋里看?她們在門外深情地看著、等著,這說明了什么?由此體會同學們對老師的真摯情感,使學生更深刻地受到尊敬師長的教育。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是“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思維”,針對這一特點,教學中把彩色插圖和課文內容一一對照,讓這些插圖緊緊地吸引住每一位小同學,激發他們的靈感,促使他們對畫面進行積極的抽象思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總之,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是課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非可有可無,它是客觀事物形象的真實再現。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文插圖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至關重要,我們一定要充分運用好課文插圖,把插圖和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
?。ㄗ髡邌挝?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義崗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