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觀察泰和濟生方治療艾滋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符合診斷標準的78例艾滋病患者,采用泰和濟生方治療24周,分別在4W、12W、24W觀察其臨床癥狀及CD4計數。結果:顯效59例,有效6例,無效13例,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有顯著減少(P<0.05),CD4計數較治療前有所升高。結論:泰和濟生方對艾滋病患者療效顯著,可降低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升高CD4計數,且安全性好。
關鍵詞:艾滋??;中醫藥療法;秦和濟生方;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512.9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3-0008-03
艾滋?。ˋ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統嚴重損害為特征的致死性疾病。自1981年美國首次發現艾滋病以來,就以驚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隨著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即“雞尾酒”療法的出現,在艾滋病的治療上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HAART療法的局限性越來越凸現出來,如存在明顯不良反應、易產生耐藥性、停藥后出現明顯反跳以及治療費用高昂等,因此尋找新的治療途徑已迫在眉睫。為探討中藥對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及臨床癥狀的改善作用,課題組于2009年6月~2010年10月,采用泰和濟生方[1]治療艾滋病患者78例,療效滿意,且未發現不良反應,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均為河南農村,感染途徑均為1989~1994年間有償供血感染,均在2003年河南省有償供血人群艾滋病普查中被確診。78例患者中男49例,女29例。
1.1 診斷標準 按照我國衛生部2004年國家《艾滋病診療指南》的診斷標準,1993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修訂的HIV感染分類和AIDS診斷標準。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有艾滋病流行病史及臨床表現,并經AIDS確證實驗確診;②18歲≤年齡≤65歲,男女均可;③CD4+≥100cells/μL;④載量≥2000拷貝/mL;⑤自愿接受本藥物試驗治療的患者。
1.2.2 排除標準 ①急性感染期的患者;②篩選前6個月接受過其它抗HIV藥物治療;③患有嚴重的精神及神經疾?。虎車乐馗?、腎功能不全(轉氨酶≥正常值的4倍或肌酐檢測值高于正常值)者;⑤有嚴重的機會性感染和機會性腫瘤者;⑥過敏體質者;⑦孕婦或哺乳期婦女;⑧有酗酒史,不能終止酗酒者。
2 治療方法
采用秦和濟生方治療。泰和濟生方(中藥配方顆粒),每次1袋(10 g/袋),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連服24周。由北京泰一和浦中醫藥研究院提供。分別于0 W、4 W、12 W、24 W進行訪視。
3 觀測指標與統計學方法
3.1 觀測指標 ①安全性。一般項目(如體溫、呼吸、心率、血壓、體重)、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在篩選和治療期,每次隨訪檢測1次。胸部X片、心電圖、腹部B超在[HJ2.7mm]篩選時檢查1次,實驗結束時檢查1次心電圖;②療效。臨床癥狀積分(根據無、輕、中、重分級,主要癥狀及次要癥狀為0、2、4、6分,次要體征為0、1、2、3分)及CD4+、CD8+T細胞計數于0 W、4 W、12 W、24 W各檢查一次。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3.0建立數據庫,導入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Ax-G ±s )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假設檢驗采用雙側檢驗,以а=0.05為檢驗水準。
4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1 療效標準
4.1.1 有效性評價 臨床癥狀:顯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總積分下降≥2/3;有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總積分下降≥1/3,而<2/3;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改善,或總積分下降<1/3。
4.1.2 安全性評價 臨床安全性評估:通過患者自發報告或醫師直接觀察或通過非誘導的方式詢問患者有關不良事件情況評價其臨床安全性。
4.2 治療結果
4.2.1 78例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分析 見圖1。
經統計發現CD4在100~199 cell/μl范圍的患者,治療24W時的癥狀積分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差異P=0.006(P<0.05);CD4在200~299 cell/μl范圍的患者,治療4、12、24周的癥狀積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有顯著差異,其P分別為P=0.009,P=0.001,P=0.000,P<0.05;CD4在300cell/μl及其以上范圍的患者,治療4、12、24W的癥狀積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有顯著差異,其P分別為P=0.004,P=0.000,P=0.000,P<0.05。其它無差異。
4.2.3 治療前后CD4計數變化比較 見表2。
經統計發現CD4在100~199范圍的患者,治療24周時的CD4與治療前比有顯著差異,P=0.005,P<0.05;CD4在200~299范圍的患者,治療4周時的CD4與治療前比有顯著差異,P=0.03,P<0.05。其它無差異。
5 討論
泰和濟生方是課題組在《內經》理論的指導下,在長期的臨床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的經驗方,是以五臟陰陽辨證為辨證方法,以三維守恒原則[2]為治療法則,有整體調控人體臟腑功能的作用和功效。
三維守恒原則主要體現在“肝、脾、腎”三臟功能及三維關系上。脾為后天之本,主統血,主運化;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肝為將軍之官,主藏血,主疏泄。脾的運化功能是氣血生化之源,也是肝藏血之源,而脾統血與肝的疏泄功能相輔相成;腎為先天之本,腎的元陽可溫煦脾土,而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的生化氣血可補充腎精之不足,使其持續發揮元陽之功;腎藏精,肝藏血,而精血可以互化。三臟之間相互協調是人體保持協調和平衡的基礎和動力源泉。
課題組在三維守恒原則指導下,將健脾胃促運化、調肝氣消瘀阻、固腎氣益精液三法融為一體,創立“泰和濟生方”,健脾胃促運化,旨在賠補后天脾土,使氣血生化之源充足,則可以補養先天,再以固腎之法[HJ2.8mm][SD1,1][FQ(10*2。175mm,X,DY-W][CD=175mm][FL(K8mm]強化先天之本;調肝氣消瘀阻旨在疏理肝氣,活血化瘀,激發血液運行以使全身的氣血暢通無阻和合無瘀;固腎氣益精液在于確保先天腎水以得固,以使先天生后天養。五臟中三臟得以調理,并促其平衡,則其余兩臟自然趨于平衡與協調,人體則平和無疾。
泰和濟生方以三維守恒原則為治療法則,標本兼治,虛實并治,補虛瀉實,選用清熱解毒,補虛生血,健脾補腎,活血化瘀等藥物,由附子、干姜、白術、淫羊藿、人參、丹參、厚樸、當歸等藥物組成,功能補腎調肝健脾,在臨床中使用觀察認為對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以及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質量效果明顯,未見明顯毒副作用,安全可靠。[KH*1D]
參考文獻:
?。?]王文奎,王峰,王嶺.辨證論治艾滋?。跩].中國工程科學,2007,9(8):30~34.
?。?]丁洋,李峰,王文奎,等.艾滋病中醫病因病機研究暨治療新突破[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12):2518~2521.
(收稿日期:201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