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械基礎課堂教學中,教師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是引導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手段,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良好的課堂提問不僅能促進學生參與教學、獲得知識,同時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思維能力。為了更好地發揮提問的作用,教師要講究提問的技巧。因此,我在教學中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學生思維發展的順序,有目的、有計劃地抓住關鍵點進行設疑:“引疑——激疑——釋疑——布疑”教學設計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讓問題成為思與學的紐帶,貫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有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在知識的連接處提問
新知識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找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就能促進認知結構的擴展。教師在知識銜接處提問,就要在縱向、橫向、側向等聯系、對比處設問,連舊引新,以新待舊,啟發學生承上啟下,過渡順暢,連貫知識。教師的提問要有針對性,扣住疑點,體現強烈的目標意識和明確的思維方向,避免隨意性和主觀性。
二、在知識的對比處提問
例如在講解溢流閥和順序閥的結構對比時,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思考的價值。如果提出的問題很簡單,同學們都很容易回答,根本沒動腦子,這就失去了提問價值,對教學毫無作用;而提問太難,則容易造成“問而不答,啟而不發”的尷尬局面,就會損傷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所以有時提問要故布疑云,在學生最容易混淆和最容易忽視處設置疑團,使其急于想揭曉,誘發其積極主動地思維。
三、在總結知識的規律處提問
提問時要語言精練,言簡意明。教師的總結忌過于空泛、不著邊際,更不能啰啰唆唆,要善于抓住思維發展的線索組織提問,力求引導疏通學生的思路向解決問題的方向發展,形成教學思路。
四、在重點、難點、關鍵點上提問
揭示關鍵,突破難點。教師在重點、難點、關鍵這些關節點上設問,就能在教學主要環節和知識的重點上實行定點控制,其他內容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善于多角度、多側面、多方面地創設變異的問題情境,能加速學生的內化過程,達到對所學知識、技能的深刻領悟。
總之,沒有提問的一堂課是毫無生氣的一堂課,提問缺乏藝術性同樣是失敗的一堂課。課堂提問要明確目的,精心設計、合理安排,抓住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點設疑,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提問要注意全面性。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它要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應有的發展和提高。因此,教師的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發揮每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要有民主風氣,讓學生敢于插話、提問,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充分披露靈性、展現個性,暴露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