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感覺自己得了抑郁癥,去看心理醫(yī)生。說:“我每天都害怕下班,回到家就惶惑。一到晚上就恐懼、壓抑,整夜失眠。第二天上班,進入工作狀態(tài)就好了。”醫(yī)生說,城里有個著名喜劇演員,看他表演的人都開懷大笑,忘記煩惱。你先去看演出,回來再商量治療方案。患者聽了,許久沒有說話,慢慢抬起頭,滿臉淚水地說:“我就是那個演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快樂源于生命內容,不是生命形式;快樂源于內心,不是外物。快樂是人的感受,不會感受就不會快樂。
快樂秘訣是找到內心安寧。
一個人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不快樂不是他不想快樂,而是缺少快樂感受,對生活感覺麻木。
快樂是一種愉悅情緒,簡簡單單,輕輕巧巧,只要善待周圍一事一物,快樂就在身邊。
在別人真誠感謝、親友關懷、青山綠水、他人快樂中,都可以感受到快樂。
快樂是一種生活情趣,快不快樂不在于花錢多少、事情大小,而在于是否喜歡。
生活情趣,適意則樂。有人搏海擊浪快樂,有人養(yǎng)鳥養(yǎng)花快樂,有人聞達于世快樂,有人默默奉獻快樂……
快樂是一種體驗傾向。
不快樂的人更傾向體驗被冷漠、欺負、虐待的感受,更喜于捕捉生活中的不快與不幸,好把個人感受系于別人臉色上。
這種人不管多么富有,都常有酸楚、失意和失落的感受。
快樂的人更傾向體驗被尊重、愛慕、歡迎的感受,更喜于捕捉生活中的興趣與幸福,不在乎別人怎么說。
他們即使在最不幸時,也能找到生活平衡點和滿足感。
快樂是一種奮斗過程,存在于做人做事的過程中。
有人做過一個形象比喻:
快樂就像追趕一輛已經(jīng)啟動的末班車,追趕過程是快樂的,而在踏上這班車一瞬間,快樂就消失了。
快樂是一種心靈流露,沒有統(tǒng)一標準。
“期望值”越低,快樂感越高;“參數(shù)”越準確,快樂越長久。
只要不刻意去追求生活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回報,便知足常樂。
快樂產(chǎn)生于比較中,找錯“參照物”,盲目攀比,就會自尋煩惱。
快樂充滿人世間和日常生活每個章節(jié)里,人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快樂。用平和心態(tài)看世界,將自己心情收容于現(xiàn)實中,融入平淡生活。
只要用一顆平靜的心去感受,深深呼吸一下生活味道,就能感受到自己真實快樂的存在。
快樂隱秘于生命中每一個不為人注意的瞬間,只要用平常心去生活,人生歷程中的很多時光都是開心時刻,都有欣喜和陶醉。
會感受快樂的人,總是快樂的;不會感受快樂的人,總是不快樂的。
感受快樂,就是把握生命中每一個清晨、白晝和黃昏,珍惜每一次相約、相會和相聚。
感受快樂,用心去感應快樂時光的分分秒秒,體驗溫馨生活的片片段段,體味人間每一份感動,充實生命中的每一天。
感受快樂,就是善于用快樂因子激活沉睡內心已久的情感。
感受快樂,用愛心呵護家人、愛人、友人,用熱心去關注生活。
感受快樂,用恒心去克服困難,為平淡人生增添一份溫情、美麗和生動。
熱愛生活,學會感受,快樂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