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學調研后的講話,給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帶給我們更多的警示:“中國教育的學生往往書本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比較缺乏。”“比較重視認知教育和應試的教學方法,而相對忽視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在現行的教學中,或多或少存在著灌輸和強制性教學。學生的內部活動即心理活動、腦內活動,實際上主要是記憶活動,而缺少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想象活動。因此,這樣的“學習”的主要結果一是掌握了一些具體的知識,二是訓練了機械記憶力。當然,這些也屬于一種素質。但關鍵是學生的思維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未得到有效的發展。互助互動教學研究走出了實施素質教學的盲區,從課時目標的制定到整個教學流程的設計,每個環節都內在地要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一、在課時目標中,落實創造力和創造品質的培養目標
我校在進行互助互動教學研究的同時,提出了教學目標素質化的要求,有意識地把學生創造力和創造品質的培養落到實處。
在個體自學時,我提出的目標著力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多讀善疑,會發現問題和敢于提問、會提問的品質。
在互助互動小組討論活動中,我著力制定養成一種與他人合作讀書的習慣,敢于補充修正別人的意見,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向同學學習,又敢于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的目標,在認知活動中,發展多向思維和求異思維。
在全班交流活動中,幫助營造熱烈討論的氛圍,教師相機誘導,啟動思維,拓寬思路。將討論引向深入,維護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多向思維,培養學生創造精神。
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 鼓勵質疑,激發創新意識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學生進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熱情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把握。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若能發現和提出較深入的問題,證明他有較強的理解和認識能力。如教學《魚和潛水艇》,在個體自學的過程中,有學生提出“如果潛水艇在海底遇到鯊魚怎么辦?”教師沒有急于回答,而是把問題交予互助互動小組討論,學生經過思維的碰撞,激活了創造思維的火花,有的說:“在潛水艇后裝個鏡子一樣的東西,船艙里裝個電視屏。鯊魚來了,潛水員坐在里面就能發現,可及時躲開。”有的說:“潛水艇里裝個東西,可以像烏賊那樣噴出黑水,鯊魚就看不見了。”……這樣的討論很有意義,可以給學生播下一顆運用仿生學來發明創造的種子。
2. 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出學生樂學,能發揮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語言訓練項目
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精神。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度,從兒童心理需求的角度,設計出學生樂學,能發揮學生創造思維的語言訓練項目,給學生創造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的機會。如三年級學習掌握冒號、引號的用法,設計如下訓練題:讓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內容,自己組織幾句話。老師說:小明生病了,去醫院看病。要求學生寫幾句小明和醫生的對話,用上合適的標點符號。這樣,在說話、寫話中,學生既掌握了標點符號的運用,又練習了說話、寫話的能力,同時又調動了自身開動腦筋,主動求知的積極性。
3. 鼓勵學生認真思考、鉆研教材,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在教學課文《海底世界》動物的活動特點這段時,先讓他們在小組中讀讀畫畫,寫了哪幾種動物?交流后,讓他們自由選擇閱讀、感悟、交流——你最喜歡誰的活動方式?你對哪種動物的活動特點感興趣?你想讀讀哪種動物的活動特點?你覺得哪種動物的活動方式比較有趣?哪種動物活動特點寫得最有趣?……交流時,形式多樣,角度不一。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還關注了列數據、作比較、打比方的寫法。在課文《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中,小駱駝跟媽媽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自己腳掌、駝峰、眼睫毛在沙漠里的用處。第二天又到小溪邊照鏡子,與小紅馬相遇,會發生什么事?我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理解在小組討論時,用課堂表演的形式表演出來。結果,同學們將小駱駝和小紅馬到沙漠中旅行的情景表演得非常出色,小紅馬明白了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他有沒有用。同學們看了表演也明白了。《小白兔與小灰兔》一文是以小白兔的話結尾的“是我自己種的。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卻沒有寫小灰兔。這時候,要求學生紛紛展開想象,有的說“小灰兔”慚愧地低下了頭,有的說“小灰兔”懊悔地拍著自己的頭說:“我怎么這么笨呢?”有的說“小灰兔”則向老山羊保證:我今后一定向小白兔學習,靠自己的勞動生活。當老師提出:小灰兔以后會怎樣呢?大家結合小灰兔幫老山羊收菜和它最后的反省,推新出:它今后一定像小白兔一樣辛勤勞動,自食其力,為大家所尊重。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是的,沒有想象力就談不上創造力,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應從培養想象力開始。
語文課的工具性、實用性也應該包含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而要達到這一點,想象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我認為一節課不僅要給學生傳授一定的知識,更主要的是要讓他們能將知識轉化為一種能力。當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關鍵的一點是應該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去想象,親自動手去描繪想象中的天地自然。我認為學生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會在其中,學會的創造力也在其中。
(溧陽市南門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