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力的源泉。如何在傳統的數學課教學中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之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是當前中職數學課教改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能動性
理論聯系實際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學生通過數學理論的再實踐,由表及里,由淺入深,能夠有效地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技工學校學生由于數學基礎差,認為數學難,缺乏學好數學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去用數學,讓他們看到數學在身邊的應用。讓學生感到數學無所不在,小到買彩票,大到分析地區、國家的發展規劃,都離不開數學分析。作為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機會讓學生走進生活動手實踐,親身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這樣學生才能對數學產生興趣,才能主動自覺地學習。學生知道所學的數學知識不僅是解題,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比比皆是,豐富多彩,學好數學是有用的,它能解決我們生活中許多問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案例是為了增強教學效果而設置的線索背景。案例是否恰當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所選案例要同教材內容接近,而且還要使其具有一定的通俗性、簡捷性、疑難性和典型性,要通過案例選取將深奧的理論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便于學生從案例中準確理解教材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
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適當應用
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數學課堂能創造出一種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學方式,符合新課標之下的課改精神。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學生素質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更使課堂氣氛得以改善,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等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長期以來,課堂教學表現為教師的全面說教,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以“滿堂灌”的形式灌輸知識。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少,既缺乏充分的圖形支持,又缺乏供學生發現探索的良好環境,學生處于被動聽講的態勢中。教師講得“苦”,學生學得“累”。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缺乏活力,致使學生依賴性強,學習效益低下,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能力素質的培養。而利用多媒體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創設生動形象、活躍有趣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愛學。多媒體教學,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集聽、視、觸覺等感官于一體,不僅能高度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開發智力,而且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個性,提高思維能力,培養其創新精神。多媒體應用于數學教學,用具體形象的媒體向學生進行展示,能使其體驗形象與抽象的關系,在觀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認識。多媒體能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引導學生運用觀察、聯想等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研究問題,從中得出新的理解、新的結論、新的發現,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另外,多媒體技術只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是一種有效地輔助手段,要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中心,只有將多媒體技術自然地融入教學過程中,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主觀能動性。
三、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技工學校學生由于數學基礎較差,學習方法不科學,對數學學習大多沒有興趣。而要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要盡量做到師生關系融洽,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關心學生的發展,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要對學生在思維過程中任何小小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肯定,對技工學校學生學習方法的欠缺,就更需要老師結合實際,因勢利導,并適時地進行學法指導。學生逐漸領會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才能達到比較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提倡素質教育,從發展的要求來看,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數學,而更重要的是“會學”數學,學會學習,才能具備在未來的工作中,科學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探索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了,對數學學習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了。同時教師本身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數學學科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就會對學生的興趣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接觸、了解、鉆研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求,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從學生方面,使他走出被動學習的誤區,使他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與幸福,從而變信心不足為充滿信心,從而使學生想學、樂學、能學,使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的發揮。
興趣是人類認識新事物和探究知識奧妙的強大動力,教師應精心設計激發學生興趣的各種情景,把興趣作為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使學生在樂趣中求知探索,勤于思考,健康成長。
(濮陽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