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互動,是指幼兒與各種相關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能產生興趣,調動積極性并能從中進行自主探索與有效學習,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建構互動關系促使幼兒得到發展,讓老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中有效做到“教學相長”。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有效;互動
隨著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幼兒園增添了各種各樣的現代化設備,多媒體技術成了幼兒園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建構互動關系促使幼兒得到發展,讓老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中有效做到“教學相長”,是當前深化課改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為此,我在實踐中深入探討多媒體技術的特性,并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些特性構建師幼、幼幼、機幼、家園互動等平臺,從中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借助多媒體“多樣性”搭建師幼互動的平臺,促進師幼共同成長
(1)根據不同媒體的特點進行適宜的選擇和使用,搭建適宜的互動平臺。如中班主題活動“春天里的小動物”中,我事先使用錄音機錄下了燕子、青蛙等動物的叫聲,在活動中播放,引導幼兒進行猜想,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然后與幻燈片結合為幼兒提供不同的動物圖片,引導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動物,在幼兒的興趣比較低落時,又及時設置了“現場錄音”這一小環節,幼兒都想在錄音機前錄下自己學小動物的叫聲及自己的介紹。視聽手段的有機結合牢牢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
(2)運用到FLASH(動畫)的生動形象,幫助幼兒理解事物的動態變化與發展。兒歌《捉迷藏》中講到“黑夜用長長地圍巾將太陽的眼睛蒙起來”,其表達的意境幼兒很難理解,因此我制作了動畫,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夜色”猶如圍巾將太陽遮掩的意境,然后在幫助幼兒感受兒歌意境的過程中綜合了電腦、電視機、實物投影儀、錄音機等,讓幼兒憑借聽覺欣賞作品的同時,也得到視覺形象的啟示,視聽相互配合,引導幼兒理解作品意境,還激發了幼兒誦讀兒歌的興趣。
(3)還可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促進師幼互動,活動前上網搜索所需資料,進行超鏈接,或把各個窗口最小化,到活動所需時直接點擊,屏幕便即刻顯現鏈接到的資料。在課堂氣氛比較沉悶的時候,巧妙借助電教媒體,如在畫畫、做手工時放一段優美的音樂創設溫馨的氣氛,用實物投影儀給幼兒“拍照、上電視”等,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活動中幼兒的主體積極性必須依靠教師主導作用而發揮。教師在教學中不是簡單的“放映員”,不能濫用媒體,生搬硬套,讓孩子注意力集中于媒體優美的畫面,這樣便會缺乏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所以,老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的進度,協調好傳統媒體與電教媒體之間的介入時機及使用頻率,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二、借助多媒體“生動形象”搭建幼幼互動的平臺,促進師幼共同成長
活潑生動的動畫,能跟你面對面交流的電腦,吸引著孩子們的共同關注。鑒于媒體這一特性,我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借助其“生動形象”的特征搭建幼幼互動的平臺,促使幼兒(特別是內向的幼兒)積極與其他幼兒交流。如陳××小朋友經常一個人沉默地發呆不太愿意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跟家長交流后發現他喜歡電腦而且會簡單操作。我們就根據他的特征采取“互補互助”的原則,在科學區中投放電腦引導他和××等幾個朋友結對子輪流操作,在區域活動中經常會看見猶如一個小老師一樣指點這個、指點那個,他樹立起了與人交流的自信心。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利用適宜的媒體工具開展“雙人卡拉OK”(音樂角)“攝影師”(角色區)等活動,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大膽展示。同時也利用網絡的距離性,通過家園合作引導幼兒運用網絡視頻在家聊天促進情感交流。于是漸漸的發現班級幼兒在幼兒園中越來越活潑、開朗了,經常看見他們相約周末的活動。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溝通也越來越多,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社會性情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這樣“放手”的過程中我真正地體驗到了“把主體還給孩子”的真正意義。
三、借助多媒體“立即反饋”特性搭建人機互動的平臺,促進師幼共同成長
人機交互,立即反饋是電腦的顯著特點,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電教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就為幼兒和電腦之間建立了互動的平臺,使枯燥乏味的操作活動變得具體生動,從而使幼兒的探索也變得更為主動積極。例如,學習序數時,我們設計了“貓捉老鼠”的游戲軟件,引導幼兒在分區活動中借助IBM自主操作。在游戲時,幼兒只要單擊一下鼠標,桌面上就會出現一只小老鼠,在屋頂上走來走去,貓抬著頭,準備隨時去捉老鼠,小朋友根據提示↑2→4即第二層從左到右第4間只要在相應的房間點一下,對了,小老鼠就會鉆到屋里,還會發出得意的笑聲,而貓只能干著急。如果你填錯了,貓就會勇敢地撲上去,啊嗚一口,把老鼠吃掉,馬上會傳來鼓掌聲。操作中孩子們不住歡呼雀躍,氣氛空前高漲。幼兒可與之交流,如臨其境,這些都充分調動了幼兒主動探索嘗試的積極性,而教師只需巡視觀察幼兒的表現和反應,及時指導。這就實現了幼兒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究知識的主體地位的轉變,也實現了教師從知識的灌輸者到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轉變。
四、借助多媒體“立體空間”搭建家園互動的平臺,促進師幼共同成長
《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但是現代社會,許多家長工作非常忙碌,幼兒的接送基本由爺爺奶奶或者保姆負責,因此教師與年輕家長之間的互動方式主要就是:開放日、接送幼兒交談、家訪、家園聯系冊、親子活動等。如果我們借助電腦、網絡等現代化媒體與家長進行溝通,有時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充分運用現代的多媒體技術(聊天、博客、音頻、視頻等)搭建家園互動的平臺,可以促進教師與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
(福州市兒童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