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孩子與家鄉
4. 走進迷人的四季
神奇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最美的畫卷。春夏秋冬四季變化,風云雨雪自然氣象,每天都向我們展現著迷人的風姿。春暖、夏熱、秋涼、冬冷,季節的變化在我們的家鄉最明顯。而小朋友們的作文,應該隨時記下這些多姿多彩的四季風情。
春天到了,我和孩子們走出校園,去尋覓春的足跡。找到了,我們找到了小草發芽,果樹開花;找到了螞蟻出穴,青蛙出土;找到了蜜蜂嗡嗡,蝴蝶翩翩;找到了蝌蚪游動,大雁北歸;找到了百花爭艷,布谷催春;找到了春風和煦,春雨綿綿……我引導他們觀察春的特點,孩子們在引導之下,寫出一篇又一篇春意盎然的文章——
《春風》
春來到了山溝溝。春風在輕輕地吹著,它吹綠了青青的小草,吹出了嫩綠的樹芽,吹綠了田野和山坡,大地復蘇了,陶醉在春風的懷抱里。
春風像一雙巧手,編織大自然美麗的衣服,把大地裝扮得五顏六色。春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生趣。聽,田野里的喝牛聲,山頂上的布谷鳥叫聲,農民伯伯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春耕。
春風吹到校園里,小朋友們迎著柔和的春風沐浴著陽光,在校園里快樂地游戲。
啊,春風,你送走嚴寒帶來溫暖,送走茫茫白雪,帶來萬物生機。春風,你盡情地吹吧,吹吧。(王有軍)
幾陣炎熱的夏風吹過,山區的夏天來到了,它帶來了南國的熾熱,帶來了熱辣辣的太陽,也帶來電閃雷鳴和大雨傾盆。夏天,奉獻的是金黃金黃的麥子;夏天,展現的是小河里撲騰撲騰不知疲倦的光腚“猴子”……讓我們看看同學們寫的“夏天”的文章——
《夏雨》
中午天氣特別悶熱。我放學回到家里。
院子里樹上的知了在拼命地叫著,樹葉兒一動也不動。過了一會兒,天上似乎刮了一陣風。這風也好像從電熱吹風機里吹出來的一樣,熱辣辣的。西北天邊,涌來了幾朵烏云,急劇地奔騰著,擴散著,不一會兒就彌漫了整個天頂。突然,轟隆一聲炸雷,一道彎彎曲曲的金光由南到北扯破長空,豆大的雨點從天上落下來,打得院子里的水桶啪啪直響。
雨越下越大,雨水順著屋檐往下流,開始還一條線一條線的,一會兒就成雨簾了。遠處的山、房子都彌漫在雨霧中,什么也看不清了。院子里積滿了水,雨點濺起的水泡冒出來又落下去,悶熱的天氣漸漸涼爽起來。半個鐘頭后,烏云散去,天空明亮起來,走出屋門,啊,空氣實在清新啊!(劉營)
小作者觀察準確細致,抓住了夏天的特點。風,熱熱的;云濃濃的;雨密密的。讀后仿佛嗅到了夏天那燥熱的氣息。
夏天過去了,收獲的金秋到來。秋天,秋高氣爽,落葉飄飄,農民伯伯收獲著豐碩的金秋,孩子們則收獲了一篇篇金秋的文章——
《金秋》
最美的,還是家鄉的秋天!
放學后,我到南山頂割地瓜秧,遠處的田野里一片金黃,那是谷子成熟了。近處的柿子樹上掛滿了一個個小燈籠。各種花草的葉子也發了黃,家鄉的莊稼都成熟了。果園里,大紅的蘋果露出了笑臉,山楂樹上綴滿了一顆顆紅瑪瑙似的果實,那么鮮艷。水庫里的水清澈透底,像一面龐大的鏡子。那條彎彎的槐花河,銀白帶子一樣向東飄去,農民伯伯一年之中最忙的季節來到了。(田芽)
《秋晨》
清晨,我背上書包去上學。路邊的雜草上,滾動著一顆顆晶瑩的露珠,秋風吹過,已經能感到絲絲的涼意了,東方,天空一片彤紅,連田野里的莊稼也染紅了。路邊,棒槌一樣的玉米露出了金黃的牙粒,好像在報告收獲季節的到來。走過玉米地,是一片谷地,谷穗子沉甸甸地壓彎了腰,農民伯伯扛著扁擔,推著車子,急急忙忙奔向金色的田野……(李建)
這兩篇作文寫出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就好像是兩幅描繪金秋的豐收圖畫一樣。
金秋過去,寒冬到來。果實累累的收獲季節固然可愛,白雪茫茫的嚴冬也并非單調乏味。冬天也充滿了生趣。
冬天有北風呼嘯,大雪紛飛。還有許許多多奇異的現象,清晨的井邊為什么冒白汽?電線為什么繃緊了?大雁為什么南遷了?雪花為什么這么美?……這些都是值得小朋友們觀察、思考的。
《雪花》
黃昏時分,下雪了。這是今年下的第一場雪。大家歡呼著扯開手絹迎接天上飄下來的“梨花”。我接著五朵,用放大鏡觀察了一下,發現每朵雪花都是一個美麗的圖案。它們的形狀有好多種:有柱狀的,有針狀的,有片狀的,有星狀的……不過,盡管它們千姿百態,但都是六角形的。
為什么雪花的形狀是各種各樣呢?我通過看課外書才弄明白:原來它們的形狀與水蒸氣凝固的條件有關。雪花是在冰晶的基礎上由水蒸氣直接在上面形成的。水蒸氣與冰晶凝結時,有時是在平面上發生的,有時是在邊角上發生的,結果,就形成了多種形態各異的雪花。真想不到小小雪花還有這么大的學問呢?(王關鋒)
這篇文章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雪花形狀,第二部分解釋了形成雪花形狀各異的原因。小作者遇到不明白的問題,立即查找課外書找答案,這種鉆研問題探求知識奧秘的精神是值得學習的。
《冬晨》
清晨,我穿好衣服,剛推開門,凜冽的寒風卷著雪粒子就擠進門來,灌進我的脖領子里,我渾身立即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我往院中一看,失聲驚叫起來:“缸!缸!”媽媽問:“怎么了?”我說:“缸肚子凍破了,裂了好幾道紋,還冒了一個大葫蘆子。”媽媽直后悔昨晚沒把水倒凈。我看了看雞窩子,昨天下午沒關雞門,以前要這樣,雞早涌來找東西吃了,可它們還沒出來一只。磨臺上,有一只小麻雀,不知道幾天沒吃東西了,凹著肚子,無力地蹦跳著。
空氣仿佛也上凍了,人走在里邊凍得生疼。我吐口唾沫,當的一聲,一個冰疙瘩落在地上。奶奶在屋里嚷道:“老天爺呀,我活了八十五了,沒碰到這樣的天。蓋了三床被,還沒暖過窩來呢。”(王關云)
讀了這篇文章,我們不能不驚呼:好冷的天!不知你留意沒有,通讀全篇,竟然找不到一個“冷”字。寫文章光空喊不行,得用事實說話。讓我們留意大自然的神奇變化吧,四季變化舒展開來的畫卷,沒有一幅人工繪出的景致可以與之媲美!
5.理想,在家鄉的土地上放飛
“理想”是學生作文中經常會碰到的話題。寫理想有許多種形式,“長大后我盼望當一名教師”“長大后我希望當一名科學家”“長大后我希望當一名宇航員”,這屬于直抒理想。而寫“幻想”型作文,則是另一種寫理想的形式。
農村的小朋友盡管居地偏僻,遠離都市繁華,但生活在開闊山水之間,他們的視野,并不狹隘。他們對未來生活,同樣充滿了無窮的想象與信心。他們喜歡張開幻想的翅膀,盡情地翱翔。我常常引導他們自由地舒展開理想的翼翅,暢談家鄉的未來,勾畫美好的藍圖。暢談之余,我總要求他們把所談所思所想,寫成文章。幾年來同學們寫出這類幻想文章300多篇,《山芽》作文選還為此編印了一期“我的理想”作文專輯。劉振梅同學寫過這樣一篇幻想文章:
《旅游勝地沂蒙山》
2018年3月16日清晨,一陣鞭炮齊鳴,沂蒙山旅游公司成立了,我被任命為公司的總經理。我的家鄉沂蒙山,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風景秀麗,物產豐富。這個地方共有山崮7 000余座,光著名的就有72座崮,與濟南72泉相對應。有雞頭崮,錐子崮,東漢崮,馬頭崮……山山都有動人的傳說,崮崮都有獨特的風采,我們的小山村就在著名的紗帽崮下。
沂蒙山72崮的風光實在是美,但它們分布在10多個縣境內,互相間距太遠太遠,要游覽它們可真不容易,沒有幾十天的時間游不完。
幾年來,我一直想著開發沂蒙山旅游區的事。2009年我在巴黎留學時,認識了一些華僑,和他們談了自己的理想,他們正巧是沂蒙山人。他們對我的想法很感興趣,由他們共同投資,在72崮間架起了索道,可以在一天內游遍整個沂蒙山,又與環球航空公司合作,開展了“沂蒙山一日游”服務活動。
我的理想終于成了現實,現在全世界的朋友都聽說了這件事,每天旅游者達幾十萬人。革命老區終于登上了世界經濟循環的大舞臺……
這篇文章為沂蒙山勾畫出了一幅很美的藍圖,沂蒙山成了世界著名的旅游區。從作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劉永同學平時對致富竅門感興趣。他喜歡課外閱讀,從閱讀中得知外地花椒緊缺,就動員他幾個叔叔承包了一片幾十畝的荒山沙嶺,栽上了花椒樹和其他各種水果樹,年收入好幾千元。他寫了這么一篇幻想作文——
《我成了地瓜產品系列公司總經理》
星期天,我正在做作業,突然,一架銀光閃閃的飛碟落在了我家的院子里,從上面走出幾個外星人,他們帶我走進了時間隧道,我來到了2010年的西棋盤……
村里高樓林立,原先的小茅屋不知道哪里去了,遠處的田野除了幾個人在種地外,其余的都在村辦工廠上班呢。
那邊鞭炮齊鳴,我走過去,廠房門口掛著“西棋盤地瓜產品系列公司”的牌子。里邊正開慶祝會,鄉長在臺上講話:“李劍同志的地瓜產品公司投產3年了,3年來,為國家創產值幾百萬元。過去咱們這里的地瓜干只有幾毛錢一斤,3年前,李劍從經濟大學畢業后,回村成立了‘地瓜產品公司’,生產了粉絲、地瓜糖、地瓜棗,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全鄉的地瓜干全部銷進了他的公司,每斤瓜干創產值一元多。李劍被評為全國致富帶頭人,咱們西棋盤,今年收入人均超過了10萬元!”幾個小伙子沖上臺來,把胸前戴著大紅花的我抱了起來,往空中拋著,拋著……
飛碟又經過時間隧道把我送到了現實中的西棋盤,外星朋友和我揮手告別,他們勉勵我說:“只要刻苦努力,理想完全可以變為現實。2010年再相會吧!”UFO緩緩起飛,駛向蔚藍的太空中……
李劍同學是個讀書迷。大到《上下五千年》《紀連海伴你讀名著》,小到《小學生魅力閱讀》《閱讀作文全優突破》《讀美文寫日記》等,他每天都在書海中遨游著。幾年的教書生涯,我唯一的家產就是買了上千冊的書籍。我的藏書,為李劍提供了方便,書籍向他敞開了科學知識的大門。廣泛的課外閱讀,開闊了他的視野,他寫的《我愛山里野酸棗》《讀書的樂趣》等多篇文章,曾在報刊上發表、獲獎。從上面他寫的這篇幻想作文中,可看出他開闊的知識面和想象力。
讓我們再看看周敏同學幻想的2016年的“自己”——
《模范老師》
“模范老師”領獎會在熱鬧的掌聲中開始了。一位二十多歲的女老師格外引人注目。她接過金光閃閃的“模范教師”獎狀時,與會人員不約而同地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
她就是聞名全國的育紅小學的教師。她從小立志當一名人民教師。因為她上小學的時候,在老師的辛勤培育下,漸漸認識到科學家、醫學家、作家、哲學家等都是在老師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于是她便下決心,長大后做一位啟蒙老師,為四化建設奠基工程作出自己的貢獻。
愿望實現后,她把自己的光和熱都無私地奉獻給了孩子們。在她的影響下,如何做一名“四有”新人的理想在她學生的心田上扎根發芽,開花結果,為孩子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她教育同學們學習好,但不讓他們埋頭死學。她善于引導學生做各種各樣有趣的科學小實驗,還常常帶領他們走向社會,熟悉人生;奔赴山川,領略大自然的美景,從而使學生加深了對生活、對偉大祖國的了解和熱愛。她對同學的關心更是無微不至。一個調皮鬼摔倒碰破了頭,她急忙用手帕給他包住,背著他去醫院治療。學生病休在家,她放棄自己的事,去給他補課。總之,她從不知疲倦,不知休息,她心中只有工作。所以她用自己的心血培育出來的學生被評為“全國十佳少年”,在北京中南海受到中央首長的接見。隨著她講敘著自己的工作,敘說著自己的心聲,聽眾們仿佛看到一支永放光芒的紅燭高高聳立在眼前。
她的講話剛結束,臺下就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面對此情此景,這位女老師的一顆心猶如泡在蜜罐里一樣。
啊!這就是21世紀的我。
還有很多學生的幻想也很精彩——王關花寫“陽光發電”,山里免費用上了電;方錦安寫“鐵路修到了家門口,沂蒙山和世界緊密連在了一起”;王關蘭寫“南方的椰子樹北移成功”,熊慶寫“夢見飛碟帶我去金星,和金星小朋友聯歡”等,都各有特色。
這類的“幻想作文”,將作文練筆、豐富想象與理想教育,自然地連接在一起,常寫常練,對學生們想象力與自信心的培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文選自《憑什么成就卓越》,已由四川辭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