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對高中英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中英語教師把新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學,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本文通過分析新課改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指出落實新課改精神的關鍵在于教師,全面轉變高中英語教師教學理念和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高中英語;新課改;教學理念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1. 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新課改突出了“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讓學生在體驗、參與、研究這樣一種過程中去學習外語,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新理念,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是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在幾乎所有的英語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形式,這說明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的自主和合作。主要表現在:
(1)自主學習無法真正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在一些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自主學習中,有的教師提出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學習伙伴由學生自己挑,這樣的課堂教學漫無邊際,費時低效。從而導致學生所討論和研究的問題,大多數是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無關的問題。因此,教師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流于形式,為自主而自主。課堂展現的是學生虛假的主體性,失去的是教師價值的引導和啟迪。
(2)合作學習無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如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裕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從而產生課堂氣氛似乎很活躍,但實際上思維含金量卻很低,相互作用效果差。
2. 對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力度不夠
高中英語新課改強調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但許多高中英語教師仍始終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影響,缺乏對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1)教師的語法、詞匯知識講解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仍然是課堂教學的手段。一方面,不少高中英語教師仍以講解語法、詞匯知識為主,學生聽、說、讀、寫的課內訓練時間得不到保證,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聽不懂,講不出”。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許多教師只側重課文內容的分析,未能結合課題提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拓展性話題引導學生查閱相關的信息并組織討論,從而使學生的語言運用缺少實踐的環境,導致一些高中生不能熟練地運用學過的語言知識以口頭形式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閱讀教學缺乏一定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目前大多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仍以閱讀短篇文章為主,而閱讀中、長篇文章和英語原文小說節選的機會相對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拓展知識與積累詞匯的空間。同時,學生閱讀長篇文章所需的耐力也得不到磨煉。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上述不當做法導致眾多高中畢業生的詞匯量偏少,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達不到與之相應的水平,這與現代基礎教育的英語課程改革發展極不協調。
二、適應新課改要求的高中英語教學
1. 全面提高高中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
新課改的基礎是教師,全面提高高中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就成為新課改成功實施的關鍵所在。
(1)高中英語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高中英語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重視英語教學中的人文性目的,加強運用英語語言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既要滿足學生心智與情感態度的發展需求以及高中畢業生就業、升學與未來生存發展的需要,同時還要滿足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2)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讓學生擁有獨立自主學習的條件,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方式,但自主學習必須符合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必須適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
(3)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新課改要求高中英語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為此,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正視自己英語學習和教學的習慣和經驗,利用教學過程中教材的使用,師生的互動,同事之間的相互聽課、說課和研討,評價自己和同事長期積累所形成的教育教學經驗,以便不斷修正、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2. 加強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應側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努力創設可供不同程度學生認知、思維、分析、研究等能力發展的相關情境,通過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其良好的綜合素質。
(1)要重視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高中英語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根據學生已有的語言能力,創設學生聽、說、讀、寫的語用環境。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在放磁帶錄音之前,可先確定任務要求,學生明確了任務要求,自然會專注捕捉所需的信息。同時在進行聽的訓練之后,教師還可以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材料,要求學生閱讀并回答問題。然后,教師可以根據當地學生熟悉的事物,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共同編排符合語言規范且有創意的對話,然后選優秀者到臺前表演。最后,教師還可以以寫的方式要求學生介紹自己熟悉的相關情景。
(2)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閱讀能力,開設固定的閱讀課,指導學生閱讀篇幅較長的小說節選等,幫助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領悟文化的內涵及變化著的世界動態。同時,也能以此磨煉學生閱讀長篇文章的耐心和提高學生加工、提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雷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的自我專業發展[J].內蒙古教育,2007(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科)課程標準(試驗稿)[S].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通渭縣常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