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鑒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還是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的最好途徑之一,它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培養審美能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并提高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很難被分開的。在我們目前的外語學習環境不能為學習者提供良好的聽和說的氛圍的情況下,閱讀成為提高口語表達的最大輸入源,克拉申的輸入假設理論就是該觀點的最好闡釋。大量的閱讀不僅幫助學習者積累了很多實用的固定說法,還能幫助學習者克服口語表達時的語言焦慮,使學習者準確流利地用英語與他人交流。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
根據高中英語教學課程標準“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要求,教師應首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再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讓學生從閱讀中獲取信息、欣賞語言、了解內涵、解決問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文章的不同特點,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而從一個新的角度,將文學鑒賞融于閱讀教學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深入認識文章的內涵,欣賞文章生動豐富的語言并能提高文學修養。
二、什么是文學鑒賞
那么,什么是文學鑒賞?文學鑒賞是一種感覺與理解、感情與認識相統一的精神活動。它是文學發揮和實現其社會作用的重要環節。人們欣賞文學作品從形象感受開始的,形象作用于讀者的感覺和感情,使讀者受到藝術感染,于潛移默化中逐步體會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文學作品塑造藝術形象,分析鑒賞藝術形象引起的激動、理解和認識,能使學生受到教育。
三、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文學鑒賞的可行性
在初中三年的學習中,學生儲備了一定數量的單詞、句型和語法知識,對于簡單而趣味橫生的閱讀短文饒有興趣;而高中階段生詞量逐步擴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高中多體系中得到迅速發展,因而對問題的分析、理解、判斷、推理能力明顯增強。同時進行的高中語文文學鑒賞教學更為我們英語閱讀融入文學鑒賞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如何將文學鑒賞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口味英語
高中英語閱讀課文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引導學生去欣賞靈活多變、生動形象的語言,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美,也啟發學生在作文中用多種表達方式,避免呆板和一成不變。
例如,在the Rescue一課,作者將洪水的肆虐和主人翁面對洪水的不懈斗爭及心理變化的描寫細致生動,當我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首先我讓學生歸納出關于洪水侵襲作者所用的動詞。學生歸納有:advance,sweep,swallow,flow,go down, strike,move up,cut down the trees,destroy等。通過這種練習,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豐富多彩,并要求學生在作文中有意識地采用多種表達方式,避免一成不變。
然后要學生找出有關人物心理的描寫句子,認識人物心理f2602e3e9906eafdfa57c814346dbfaa變化過程,學習作者對人物心理的刻畫。
例如:She was so surprised that she couldn’t move.
Jeff and Flora liked into each other’s face with a look of fright.
這些心理的變化隨著洪水的態勢而變化,通過這些心理的刻畫及細致的描寫,讓讀者感受角色的心理狀態,和劇中人物一起去面對變故,故事就更扣人心弦。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帶領學生共同去體會欣賞語言美。
(二)把握詞義
所謂把握詞義,就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對比較難懂的詞在課文中的詞義選對選準,尤其應留心詞的偏義的使用,注意詞義的引申和轉義。
在一些文學作品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去讀懂挖掘文章字內行間的深層含義,引導學生透過表面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 促使學生正確把握文章的主旨。
例如,在English Poetry一文中,應用了一些images(意象),引導學生理解這些意象是必要的。
例如:open the door to finding new ways;
brid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Quietly,we embrace;
In a world lit up by words.
通過對這些意象的分析,學生讀出了字里行間的含義,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閱讀起來就更有興趣。我們在感受語言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題。
(三)引導感受
高中英語閱讀文章中有很多是通過敘述事情描寫心理觸及到人類情感的感悟。教師就應該利用好這些素材,引導學生去欣賞體會,感受作者傳遞給我們的有關人性的啟示,并進行深入的探討,剖析人生,凈化心靈,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修養。
教學案例:Unit 1 ReadingChucks friend
活動目的:通過對文章的理解,找出作者要傳遞給我們的情感,并深入探討,剖析人性,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活動對象:高一學生
教學過程:(1)先理解文章內容。
設問:What does Chuck learn on the island?
通過搜尋信息,學生會逐漸找出答案。
He learns to survive all along.
He learns a lot about himself.
He learns that we need friends to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
He learn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someone to care about.
He learns that he should have cared more about his friends.
He learns that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that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這樣自然導入friendship的主題。
(2)對文章主題的挖掘,把握作者對這個主題的觀點態度。
設問: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friendship?
學生們會在文章的高潮處找到揭示主題的句子,即最后一句話點題:Friends are teachers. Friendship helps us understand who we are, why we need each other and what we can do for each other.
(3)明了作者的觀點后,對這個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讓學生陳述自己的想法。
討論:about friendship
評述:引導學生通過對文章主人翁經歷的學習,了解他對情感的變化,體會他對人生的感悟,并產生共鳴,深入思考,正確認識人類的情感,樹立高尚的人生價值觀。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將文學鑒賞融于閱讀教學的嘗試是成功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它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及閱讀能力。
(通渭縣馬營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