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通過十年的高中信息教育一線教學經歷,就當前高中信息教育現狀,從根本上提出了兩個代表性問題,并嘗試以理想的方式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標準化;信息技術素養;多元化
問題一:考試束縛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未來發展
從2001年起,信息技術這門學科開始正式走進課堂,會考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最終評價,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信息技術會考也變為學業水平測試,實際性質沒有改變。因為高考這個指揮棒還起作用,一切高考不涉及的學科都將被邊緣化。所以不可避免的,信息技術教學也被考試提綱所量化,信息技術教學也就變成了計算機培訓。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考試作為強化學生由實踐到技能的轉化的手段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如果仔細觀察一下,我們當前信息技術考試存在很大問題,大部分地區都將信息技術考試納入中考成績,所以初中的學生從一入學接受的就是為中考而進行的應試訓練,到了高中還要接受通過會考應試訓練,到了大學還要通過國家或省級的要求考試……全線下來,基本操作的考試內容沒有多大變化,這其實是一種浪費,浪費了教育資源的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毀掉了學生對信息素養的追求。
解決思路:(1)要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水平,突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這個教學目標,就必須深入新課程改革,最見效的就是削弱高考這個指揮棒的作用,讓這門學科能分得到更多的教學資源。
(2)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是以技能為載體的,技能考核能起到直觀的促進作用。從全局出發,能不能制定國家信息技術教育的標準化,分別在初中、高中、大學等階段完成,比如,高中學生要達到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標準,那么我們的大學就沒有必要再進行初級計算機教學了……從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整個社會的信息技術水平。實現這樣的統一標準在技術層面上并不困難,困難在于各地方的利益協調統一的過程。
問題二:信息技術素養的培養需要引導和應用
素質教育是無法通過上綱上線來得到提升的,近年來我們的硬件建設突飛猛進,但我們素質教育的土壤并沒有迅速積累。我們的教學背離了“提高信息素養,趕超世界信息化的步伐”的教學理念,單純追求技術層面的應用。
解決思路:(1)信息技術教育的多元化,積極鼓勵各地方、各學校開展以技術向素質回歸為核心的教學改革。只要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有這樣的決心,那相應的諸如師資、硬件設施等都會有序的解決。
(2)軟硬件資源的共享,信息技術的依托是技術,技術必須通過充分的實踐才能轉化為能力,只學不用,是目前我們信息技術教學不能向素質化轉變的根本原因,我們應廣泛地開放現有的硬件設施和網絡資源,正確引導學生走上由參與到自覺應用的途徑,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真實信息素養。
十年來,信息技術教育全面鋪開了,但卻沒能將這門學科的價值充分發掘出來,原因可以羅列許多,但根本還是在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理念上。信息技術教育直接關系到我們幾代人的學習素養和社會的發展,希望不遠的一天,這個打破枷鎖的學科讓更多學生受益。
(遵化市東舊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