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學校一年一度的學生專業匯報,學生們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他們很珍視這樣的交流機會,學生們以滿腔的熱忱想向全校師生展示自己一年來的學習成果。但也就在這時,我卻發現了學生們的微妙變化,他們在近期的周記中,在表露出對舞臺的渴望與憧憬的同時,也透露出了他們內心的不安和恐懼,在這種矛盾心理的支配下,有同學甚至喊出了“我的信心我做主”的口號,這讓我想起了他們作文中曾頻繁出現的一些語句:不再虛度光陰,我可以!我的底子差,學習還能趕上嗎?等等。他們在自信心面前徘徊掙扎,不斷的自我肯定后,又瞬間否定。
是啊,中職學生大都是被扣著“差生”的帽子步入青春期的,他們是基礎教育中經常被忽視的“弱勢群體”,又因為長期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而自卑,一些學生甚至失去了學習和生活的目標,逆反心理較為嚴重,情緒不穩定,或高度興奮,或極端悲觀,容易形成冷漠、偏執、抑郁、極度敏感、焦慮的性格。
在這種情況下,喚醒學生沉睡已久的自信心,我想首先要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感受到:“我能行。”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培養學生自信心要從揚長開始。”因此,筆者認為,重塑中職生的自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堂教學中,要樹立全體意識,尊重個體差異
即給每一位學生提供充LtfkUYvS1zgq2PaB6m/cKpugWxyjkelojlteS/q+1LM=分展示自我的空間和舞臺,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教師應多渠道了解學生,認清學生的差異性,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和方法,多給缺乏自信心的同學創造機會,讓他們在學習中肯定自我,戰勝自我,發掘自身的潛能。同時,教師應及時鼓勵和贊賞,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得到良好的心理調適,增強他們主動學習的熱情,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二、尋求機會,多給學生肯定性評價
“良言一句三冬暖”,中職學生因受到家長的期望、考試的失利、就業的壓力等多方面沖擊,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因此他們需要從老師給予的肯定性評價中樹立自信心。發現他們身上哪怕是很微小的閃光點,也要及時肯定,因為他們渴望獲得進步,以此增強自信。比如,在作文批語中寫些激勵性語言:“看到你的進步,老師很欣慰,希望你再接再厲!”“你真是太棒了,終于戰勝了自己,祝賀你!”在他們專業匯報后說些鼓勵性話語:“舞臺上的你是那樣的落落大方。”“你的表演深深打動了我。”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使他們掃除自卑,樂觀自信。
三、經常與專業課老師交流溝通,促進學生協調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中職學校的學生容易形成兩個極端:專業好的同學,文化課往往是學習的瓶頸,而文化課好的同學在專業上又不突出。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想波動較大,容易形成倦怠情緒。專業課老師和文化課老師及時聯系,關注學生的動態發展,因材施教,激發他們的潛質。老師們的關愛和欣賞能喚起他們自我表現的欲望,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狀態。
四、及時發現和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
老教育家呂型偉說:“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培養學生的信心,作為老師要善于積極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和“過人之處”,因勢利導,強化他們的特長,給學生創造愉悅寬松的環境,使他們能夠充分展現自己引以為豪的本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體會到成功的欣喜,這樣他們的勇氣和信心就會油然而生。
五、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職生在畢業后,面對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社會,現實和理想會產生猛烈沖撞,學生容易產生自卑感,所以學生在校期間,需要參加各種實踐活動,逐步建立自我認同感,以此作為他們今后勇于走向社會的跳板,在實踐中,學生們會經歷挫折和失敗,但同時也會收獲成功與喜悅,他們會在現實中不斷得到磨煉,從中收獲自信,掌握更多職業技巧,迅速適應社會角色。我的學生中不乏有這方面的受益者,有一位姑娘,進校時自卑膽怯,在校期間,我鼓勵她參與“青年志愿者走進社會福利院”“我是一名幼兒教師”等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后,她逐漸在活動中找到了自我努力的方向,并以此為契機,信心十足地走向社會。2006年畢業的她,如今已迅速成長為中國香港跨世紀教育集團總經理助理,當回憶起自己的成長之路,她說,社會實踐是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些活動讓我戰勝自己,找回自信,使我愈挫愈勇。
美國著名教育家馬斯洛說:“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人,一定有可能比現實中的自己更偉大些,只是我們缺乏一種不懈努力的自信。”作為職業學校的老師,積極引導學生,重塑他們的自信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讓我們的學生重新做回信心的主人,揚起理想的風帆,神采飛揚、意氣風發,以陽光般的心態笑對未來,迎接新的挑戰。
(鄭州市藝術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