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教育的特點在于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從而實現其一線崗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本文分析總結了當前職業教育中學生社會實踐環節中出現的諸多偏離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軌道的種種問題與不足,并有針對性地給予了一系列解決問題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職業教育;社會實踐;問題
職業教育是我國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其主要特點在于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注重培養能夠適應建設、服務、管理以及生產等領域內一線崗位需要的專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了解社會與服務社會是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社會實踐正是這些教育內容得以實現的主要方式。通過社會實踐可以極大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培養學生的目標。
一、職業教育學生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τ诼殬I教育中學生社會實踐環節的認識不夠正確和深入
第一,為了更好地應對日趨緊張的就業形勢,職業教育學校與學生往往都過多地注重對于文化成績的提升,而相對忽視了社會實踐能力方面的培養,很多職業教育學生甚至認為社會實踐是一個浪費財力與時間的過程。
第二,職業教育院校在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通常單單考慮學校的經費撥付問題,而忽視了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還應當切實幫助單位以及地方解決和處理一些實際性的問題。
第三,很多職業教育學生的家長都認為在校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因此在物質和精神上都不愿意給予足夠的支持。
?。ǘ┖芏嗌鐣嵺`過程流于形式,缺乏專業性
當前很大一部分的職業教育學生的社會實踐形式過于單一,實踐過程缺乏創新性,更多地局限于參觀方位、政策宣傳、生產勞動、文藝演出以及社會調查等,這些傳統的社會實踐形式往往表現得過于空泛,缺乏針對性與多樣性,與職業教育學生的具體專業方向聯系得不夠緊密,從而無法使得職業教育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更好地學以致用。再者部分職業教育院校在進行學生社會實踐的開展過程中,過于注重形式與場面上效應因素,而忽視了實質性的效果與內容因素,從而導致職業教育學生無法有效利用社會實踐過程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與實踐能力。
?。ㄈ┥鐣嵺`單位的消極配合問題
企業畢竟是以效益最大化為其生產經營的根本目標的,而不是專門的教學工廠。因此,其關注的主要問題永遠集中在企業的員工是否積極服從管理、完成任務、實現績效目標等,對于沒有足夠工作能力的實習生,自然不愿意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培養投入。而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相對來講高素質與低報酬等特點又使得企業不忍放棄這一塊人力資源,因此企業通常是采取車輪戰的形式,一批結束,再接受下一批。長年在職業教育院校中尋求這種勞動力資源,但是卻僅僅是利用其勞動力,而沒有根據要求,負責任地根據職業教育實踐環節的要求,給予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以足夠的培養教育,以提升職業教育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的能力水平,實踐單位這種消極的配合使得職業教育社會實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更好地推進職業教育學生社會實踐工作開展的建議措施
(一)提高對職業教育學生社會實踐重要性的認識
首先,作為職業教育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工作的管理與組織主體的職業教育院校,自然應當承擔對于學生的服務、管理與教育職責,切實根據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牢固樹立質量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等,深刻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縮小當前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差距的最有效的途徑,從而不斷地加大對職業教育學生社會實踐的投入與支持。
再者,要提升職業教育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意識。一方面可以邀請一些以往在社會實踐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代表開展一些座談活動,也可以通過為學生分析社會人才需求與就業形勢等方法來不斷地讓職業教育學生認識到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什么樣的職業教育學生更受社會歡迎等,來充分調動其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最后,作為學生家長,也應當認識到社會實踐對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從而在適當的環節上給予足夠的支持。
?。ǘ┳⒅貙W生專業教育與社會實踐過程的有機結合
針對很多社會實踐過程流于形式,缺乏專業性,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有效提升專業能力的問題,職業教育院校應當在組織開展學生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與自身專業能夠更好結合起來的形式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兩者之間的合理對接,更好地培養職業教育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職業意識,充分鞏固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吸收更多的實踐知識與實踐經驗,從而更加有效提升職業教育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水平和創新能力,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對于本專業的學習與實踐興趣,從而為實現一線崗位需要的專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ㄈ┘訌娦F蠛献?,促進多方共贏
要解決社會實踐單位的消極配合問題,職業教育院校就應當切實構建與社會實踐單位之間互相促進、互相依存、互利互惠、共同發展進步的緊密合作關系。作為學校,應當充分利用好院校自身的科研優勢,積極地參與相關單位生產技術難題的研究工作之中,幫助企業更好地處理生產技術難題,提升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效益,并充分利用自身在教育資源方面的優勢,為企業單位提供職工培訓、管理經營機制設計等服務,從而讓合作單位能夠充分享受雙方合作過程中的成果,最終使得企業單位能夠主動地配合學校開展職業教育學生的社會實踐工作,最終實現學生、學校、企業單位等多方群體的共贏,這樣才能夠充分保障職業教育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鄭國強.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質量問題綜論[J].職業技術教育,2004(7).
(重慶市合川區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