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關乎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但是現在許多學生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問題,有的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一些學生因心理健康問題休學、退學的不斷增多,自殺、兇殺等一些反?;驉盒园讣粫r見諸媒體。前幾年發生的劉某某硫酸傷熊事件,使社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達到高潮。因此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心理健康已經漸漸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如何有效地調適學生的心理,使其健康發展,很多教育學和心理學專家學者都在尋求解決途徑。作為從事教育教學的班主任也在實踐中摸索著尋求良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細致的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復雜的難題,不能等出了問題再疲于應付,關鍵在于日常教育生活過程中的引導和調適。本人多年從事班主任工作,針對班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進行了一些嘗試,總結幾點心得供大家參考。
一、班主任要善于觀察與傾聽
平時仔細觀察學生的生活,認真觀察思考學生的表現及其和同學們之間的關系,注意他們怎樣對待父母和老師,全面了解這個學生。大多數學生都想得到別人的關注,尤其是老師的注意,任何一個學生都具有向班主任敞開心靈、傾吐自己感情和思想的精神要求。作為班主任尤其要做一個有心人,仔細觀察,善于傾聽,和孩子多進行情感上的交流,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充分信任,從而為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果說班主任得到學生的充分信任是教育的一個前提,那么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使教育者的話進入受教育者的內心。一個學生如果遇到了不幸、痛苦、傷心事,心里焦慮或惶惑、不知所措,是很愿意向他所敬愛、愛戴和信賴的人傾吐自己的感情和心聲。要是一個學生向老師說了心里話,說明我們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績,所以一定要珍惜學生的信任。“做到了使學生樂意接近你,并向你說出自己的心里話,這時我們必須溫柔而極謹慎地接觸學生的心靈”,只有溫柔與謹慎才能使我們通過與孩子交談啟發他進行自我教育。
二、針對不同的孩子對癥下藥也是班主任應該做到的
學生心理問題存在有的是因為學習的壓力,有的是因為家庭的原因,也有的是人際交往或者成長過程中因某事的陰影造成的,等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心理特點,借助一定的專業知識,在父母、同學的幫助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比如,個別談話,達到心與心的交流。個別談話是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但是有些VJi+lUWnHoU5THkEX009Ug==同學很內向,甚至單獨在老師跟前也不敢說出內心的想法,所以筆者采用寫周記的方式,讓學生以書面的形式將每周發生的事情進行整理反思,把感悟寫在本子上上交。通過這種方式,雖然加重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但卻更進一步了解了班級和同學。針對存在問題的同學及時進行說服教育,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是很有成效的。此外開展班級特色活動也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班主任要捕捉教育的契機,教會學生自我教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導和調試過程中發揮主體的自主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條件。自我教育要求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自我建構、自我監督、自我反省。班主任老師要教會學生調控自己的情緒,善于把握住自己的心理,為自己營造一種積極的心境?!督o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要用書籍、智慧與信念去影響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利用課余多讀書來影響自己的心靈,使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我想這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徑。
四、班主任要及時與家長保持溝通
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家長了解應更多些,所以在教育時不能離開與家長的溝通。蘇霍姆林斯基有一段精辟的論述:“找家長是需要的,同家長座談也是需要的,但絕不能使孩子產生這樣的想法:教師正把他最親近、最喜愛的人變成一種嚇人的東西。使孩子把人看成駭人的怪物,這在教育中是根本不許可的。”這段話告訴我們老師,告狀式的家長工作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取的,而且破壞了學生家庭生活,更加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所以,我們必須端正家長工作的態度,使家長工作在教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做家長工作時應該注意,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主要是了解學生的情況,適當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再與家長一起協商對策,不要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告狀的觀念。
目前,大多數學生平時心理問題不是非常明顯,甚至感覺不到。但當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需要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倍加關注。當學生受挫時應該給予他更多的關愛與呵護,鼓勵學生多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朋友,特別是在自己遇到挫折和不愉快的時候,更需要找一個知心朋友一吐為快,這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因此,班主任教師應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交友方式,如可以通過組織有特色的課外活動教會學生尋找朋友,建立友誼。
?。ㄐ熘萦變簬煼陡叩葘?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