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要給學生樹立自信,營造和諧快樂的氛圍,讓學生在民主氣氛下,自信、快樂地獲取知識和能力。為了這個理想,老師們應該突出“班級授課制”的重圍,因為社會需要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育事業渴望熱心腸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莘莘學子需要自由民主、快樂向上、青春活力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融洽、民主的課堂;理解與共振;自信與快樂
一、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子們學習在自由和愛的氛圍中
我們的學生往往把教師親切的儀表、父愛般的言語,領會為理解、認可、賞識。在這種共振中,學生聽到了歡樂,感到了溫暖,產生了動力。此時,師生關系融洽和諧,猶如父子、兄弟姐妹,這種零距離的摩擦和碰撞,必將產生熱量和火花,使學生積極主動而熱情地投入書本知識的索取中來。
我熱愛學生。常常站在他們的角度教學,學生是主人,主體嘛。為什么不變成益蟲鉆進學生的心胸,了解、認知他們?為學生創設寬松、自由、民主的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上,孩子們不由分說,會脫口而出,開放了思維,愿意學,敢于想,勇于表達。
“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在課堂上沒有前臺和后臺,也沒有等級制度、踱步在走道上,俯身在學生中間,學生們都行動起來了,45分鐘每個人都在進步著。這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角色就應該是引導者、點撥者,學生有疑難時的“及時雨”。
班級學習生活中,我“頹然乎其間”禮賢下士,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結果,男生們就不會說:“咋不‘呼女生’?不平等!”落后的學生也不會說:“咋不給我們‘小鍋飯’吃?”全體學生與老師之間沒有了代溝和隔閡,沒有了猜忌和指桑罵槐,沒有了貓和老鼠。取而代之的是寬松的大環境,和諧的大氛圍,快樂的大班級,我們的“世外桃源”。
所以說,教師應該為同學們創造一個平等相處的班級,每名學生都是班級的主人。
二、沒有思想,怎么做事,何談學習
十幾歲的孩子,貪玩、叛逆、劣行難移,需要下大工夫,不失時機的教化。特別是農村的部分學生,初二、初三的時候,學習上沒有了初一時的新穎和心勁,再加上童工的影響、不務正業者的沾染、知識無用論的叫囂、留守子女困擾等……都使得學生課下一窩蜂的吃、鬧、戀;課上傳遞紙條、偷看爛書、閑談亂扯、推推搡搡……我是這樣做學生思想的: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引自《論語·陽貨》)。我經常不分課上課下,不在乎飯前飯后,與同學們談心事、拉家常、講故事。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一日不做事,就一日不吃飯,這絕對是真的……“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無業游民,街上的流浪漢,路邊上的乞丐,他們好過嗎?不累嗎?難道,那些賭博者不費神費力嗎?那些遞紙條者等不膽戰心驚嗎?回答是肯定的!累、哭、苦,難受、郁悶、頗煩;人就是一個苦蟲,一定要天天勞作的,必須的;父親、母親在勞動;老師、醫生在忙碌。“勞動最光榮”,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做事,懶得做事,罪不容赦……
三、學生自己的事要快樂地去做
1. 凡事都是有趣味的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使學生快樂地、主動地、忘我地讀、論、問、寫。例如,在教《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這一課的時候,讀到“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我引導到,“過去的詛咒”指黑暗的、反動的在詛咒;“未來的祝福”指進步的、正義的、同時代的、后代的歡呼和贊美。再如,老師與同學們研討到“他的武器是什么?這武器是輕如和風,猛如雷電——一只筆”時,我啟發同學們想想魯迅的作品,“匕首”似的雜文,也是用一支筆這樣的武器戰勝敵人。此時,有幾位同學相繼列舉出了郭沫若、雨果等文豪。
2. 學習上,教師應當誘導學生放開、大膽地質疑
教師自己應當平等地提問學生。要多多激勵使學生快樂地學習。我總是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俯下身子在落后同學中、側過臉提示一下反應慢的同學、瞟見了舉起的手、注意到了遲疑的臉。讓思維及時修正,以便讀出來示范;讓蜻蜓點水的同學耐心檢查,以便走到近前時指點他,如此等等的良苦用心,學生們學習輕松、快樂、自主、積極。
3. 面對90后,教師應該當好慈父
在生活中,責任=關懷+愛心。在工作上,責任=自覺+職業道德。課堂上,不需要呆板的表情、不需要冰冷的臉面、不需要木訥的嘴巴。需要建設心靈的窗口、需要微笑的天使、需要塑造自然、大度、開朗的性格。這樣,學生沒有了膽怯、壓抑,沒有了警惕,擁有了自信。
四、教師要盡可能多地提供條件,讓學生展現、實踐、鍛煉、磨礪
1. 到閱覽室去,上好閱讀課
教師做物質上的準備,學生做精神上的準備,抓住時間博覽群書。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做好讀書筆記。
2. 組織專題性學習
根據實際需要,設立趣味性強、易操作的主題,提前準備,集體整理、匯總,讓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同時,提高了學生書本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
3. 重視過程,不重結果
我讓學生記住這句話:
“當你踏上舞臺之后,是主角,還是配角,這些都不相干了。總之,一心一意地盡全力去演出,一直堅持努力到轟轟烈烈落幕為止,結束時的感動和喜悅無與倫比。”
——瀧澤秀明
我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來,獨立想和做,積極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前進中進步,在進步中體驗快樂。通過演講、競賽、游戲、小作文等形式使學生快樂地學習、生活,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在活動后聽、說、讀、寫。
(邳州市八義集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