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逐步走向國際化、全球化,未來社會對人的需要也逐步向能言善辯、善于與別人交往的互動型轉變。現在,全社會的人都以口語交際為主要表達工具。不僅日常生活離不開它,而且在傳授知識、傳遞信息、洽談業務、處理問題以及做復雜的思想工作等方面都要求人們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因此,為了適應未來對人才的要求,我們現在必須要把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放到重要位置。
一、通過演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演講也是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它可以有力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鍛煉學生的膽量,以“講”為主,“演”作補充,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口語交際訓練——暢談自己的理想時”,要求學生稍做準備就能進行。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參與,我先講了一些偉人早立志、早成才的事例來激發學生的演講欲望,從而達到演講的最佳效果。
二、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
如果我們能靈活地在課堂上模擬采訪、問路、購物、主持等,將教學內容和生活世界相通,就能調動學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積累。例如,我就安排一場模擬采訪,將學生分成幾組,每組設定幾種職業,選出幾名記者,對其他組的人員進行采訪,要求采訪要有針對性,采訪前要列好采訪提綱。在這樣融洽、和諧、自由的氛圍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愉快,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創新的思想和見解才能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
同時,我還結合所學內容,順應當時季節,將學生帶到戶外。沿著既定路線,讓他們輪流做導游,一路留心觀察自然,讓學生在熟悉中尋找風景,平凡中發現新奇。學生非常喜歡這種形式,收獲很大,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集體觀念和組織紀律性,而且拉近了與同學之間的距離,返校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并將觀察所得整理成文。這些活動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感到特親切,大大激起學生的興趣。
感覺到學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后,我就讓學生自擬題目。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問題是思維的動力和起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興趣,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啟動思維,學生才能自擬題目。反過來,學生對自擬的題目才敢于說,樂于說。學生自擬的題目有:我自豪,我是90后;這樣的人生更精彩;心中的煩惱;老師我想對你說;我的爸媽打工去了;我最愛讀的一本書;等等。這種來源于學生生活實際的題目,他們說起來熱情高揚,思路暢快,學生們受益匪淺。
可見,在語文的教學中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讓學生想學、愛學、好學,提高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語文教師必須擔負的責任。
三、采用層層推進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一步:聽故事。我選取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播放,然后分組比賽說出自己從中明白的道理,盡可能從不同角度立意。沒想到這種方法一下子開啟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一個普通淺顯的故事,因為角度不同,竟然總結出了二三十條道理,而且每條都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學生興致高昂,踴躍參與,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然后趁熱打鐵,布置相應的作業,加以鞏固。
第二步:講故事。一方面為了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他們的復述能力,而這恰恰與語文能力的培養有關,同時也能從中積累多條人生經驗。我的具體方法是分組進行,每組材料自定,自選兩名代表,一人講故事,一人揭示道理,并穿插其他節目。將此項任務安排給課代表,選好主持人,安排好活動順序,每周五的活動課進行。學生表現積極,兩個班級中準備最充分、表現最出色的是高二文2班。他們給了我大大的驚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與我原先擔心的剛好相反,最薄弱的環節恰恰表現得最出色,讓我看到了本班有許多有才藝的學生。這一活動既讓學生有了展示的機會,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讓我有信心去做第三步,就是“編故事”。
第三步:編故事。會聽能講還不行,那只是重復別人的,現在還得會編。我采取的方法有:(1)給已有的故事安排續集。(2)根據一句話將其擴展成有情節的故事。如“一只翠鳥從湖邊飛走了”。讓學生大膽想象,合理安排。(3)根據所給詞語當場發揮自編故事。同樣分組進行,好戲不斷,精彩不斷,甚至有的學生當堂自編自導自演起來,于是順理成章進行第四步:“演故事。”
第四步:演故事。如何選材,如何剪裁,如何編導,怎樣將文字語言轉化為舞臺語言、動作,全看學生如何去做,一切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這更能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結果是在表演方面文2班顯示了他們的優勢,從內容到編排,都比較合適。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收獲頗多,老師也獲益匪淺。
四、注重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應千方百計地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支持他們大膽的想法。要善于捕捉學生中的一些容易爭論的問題,激發學生表達和討論的激情,從而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深入思考。例如,前些時候,新聞中報道了本拉登之死的消息,我覺得這是個敏感的話題,學生應該很感興趣,就在課上提了出來。沒想到話題剛一提出,課堂上立刻沸騰起來,大家都搶著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情緒激昂,言辭激烈;有的很有理性,條分縷析,頭頭是道。大家一改往日的沉默、內斂,毫無顧忌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適時地加以點撥、引導,讓學生學會深入思考,冷靜分析,理性發表自己的觀點。
通過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實踐,我進一步意識到,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堅持以人為本,以社會的需求為價值取向;注重開發學生潛能,弘揚學生個性,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和個人內在意識的強化,超越自我,走向社會,在開放的、多元化的世界里瀟灑地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每一個學生都因為有口才、會表達而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精河縣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