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導語、設計課中問題、設計課前問題,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問題探究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深層次地思考和感悟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真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課前問題;課中問題;課后問題;探究創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課堂教學多姿多彩。新形勢下,如何運作與時代要求相適應的教學流程,如何實施與課改理念相一致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學生憑著自己的知識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參與課堂教學的思考、實踐。其間,教學問題的設計推動了整個課堂,誘發了師生信息的傳遞,影響了教學效果的優劣。基于此,我主張,要精心設計問題,讓問題充滿課堂。
問題是創新的源頭,創新始于新問題。新的思維觀念、新的思路方法,是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產生的。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給學生一泓創新的源泉,真正地將素質教育與教學創新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很好地完成教書育人這一神圣的使命。
一、精心設計課前問題,激發學生入課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從心理學角度看,一堂課的開始,學生普遍存在一種對未知的渴望,這種渴望情緒既強烈又短暫,教師應抓住這一良好契機,設法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引起學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學生的興趣。
精心設計導語,使導語蘊涵問題,具有啟思性。學生就會以積極的態度主動探索,實現由“要我學數學”到“我要學數學”的心理轉變。有了這一動機,教學過程將事半功倍。
二、精心設計學中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學習理念方式之一,它的學習效果是通過需要探究的問題達成的。中學各科大量的學習內容,均可在教師的指導、啟發下,以產生問題的形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獲得知識,增長才力。心理學家布魯納說:“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所以,教師能否恰到好處地設置有價值的問題,學生能否在質疑中提出有挑戰性和吸引性的問題,是探究性課堂學習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
首先,應積極倡導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只有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才能有目的地、有步驟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得出相應的結論。所以說問題的提出是創造過程中的第一階段,沒有問題就邁不出第一步,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也就無從談起。縱觀人類社會,認識的發展、技術的創新以及科學的發明無一不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掉下來,這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可是牛頓從這一平凡的現象中發現了問題,提出了問題,并最終得出“萬有引力”這一偉大的科學定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當然也要從問題開始。如在學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后,設計如下問題:已知四邊形ABCD的對角線相交于O,從下列條件中任選兩個加以組合,哪些組合能得出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的結論?①AB=CD;②AB∥CD;③AD=BC;④AD∥BC;⑤OA=OC;⑥OB=OD。這樣的問題,難度不大,組合的方式也很多,學生的參與面廣,課堂教學效果好。
再者,應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引發“興趣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到有興趣,學起來就積極主動,滿腔熱情。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創新精神的前提是興趣,而興趣的動因卻是問題。“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是問題,是引起思考的動因,是激起學生學習欲望和探究精神的最積極因素。課堂教學調查表明,教師采用描述、講解的方法,學生的興趣便呈逐步下降趨勢,學生興趣率最高達到85%;而設置問題讓學生探究,學生的興趣卻呈逐步上升趨勢,興趣率平均高達95%以上。問題是興趣的“啟發劑”,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多提問“興趣問題”。
三、精心設計課后問題,培養學生課后反思習慣
《學記》中說:“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任何學生都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
一是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之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掌握解題方法。二是在集體討論問題中反思。“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想法,利于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潛移能力和自我創新。三是在回顧獲取知識問題時反思。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的數學基本方法,并能對方法進行加工,提煉出數學思想。四是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優化解題過程,尋找解題最佳方案。五是在尋找問題錯誤的成因中反思。特別是一些“隱性錯誤”,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錯誤的原因,使學生能在糾正錯誤中重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問題設置要有價值、有意義。教師在備課中要精心把握設計問題,根據學生知識能力的實際水平,以堅持讓學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則來設置問題。在課前設計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教學,使問題起到綱舉目張、高屋建瓴的作用;在課中設計問題,如同一石投向平靜的水面,會蕩出層層漣漪;在課之尾設計問題,讓學生感到時已盡而意無窮,拓展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學生質疑,是探究性學習的重中之重。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提出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
至此,我就導語的設計、學中問題的設計及課后設計問題進行簡談完畢。我想,讓課堂充滿問題,讓問題涵納思考,以疑啟思,精設問題是一種思想,更重在實踐,需要我們教師潛心深入思考,投身實踐。只有這樣,新型的數學課堂才會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真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普蘭店市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