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語文課堂,見得最多的,依然只有基礎知識、閱讀、作文這三大教學內容,教師除了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實施口語交際活動外,還需為學生尋找更廣闊的發展口語交際能力的天地。而對于綜合性學習較強的口語交際課卻往往被很多語文教師忽略。
一、排除思想和心理障礙,培養學生敢于在公眾場合說話的膽量
中學生對待口語交際的不良心理狀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思想上不重視。二是心理上不想說或者不敢說。三是沒話說,語言情境不佳或者對話題不感興趣。
針對以上情況,教師首先應進行正面教育,引導學生從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角度去認識提高說話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次,要給學生排除心理障礙的訓練方法:①說話前作好充分的準備,理清思路,擬好提綱,增強信心。②起初在公共場合說話可以“目中無人”,適應以后再向“目中有人”過渡。③師生共同把過去“一言堂”變為“群言堂”活動,多發問多應答。為學生提供多說話機會,并且逐漸從課內的熟悉語場向課外活動的生疏語場延伸。對學生日常說話中出現的錯誤教師不要每次都急于批評,頻繁指正,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可以搜集這些存在的問題,在適當的時候作為一般人可能出現的毛病加以評析,提出糾正的辦法。這樣,既能保護學生練習說話的積極性,又能達到教育幫助的目的。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口語交際課堂教學
1. 趣味表演復述,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我們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裝扮課文中的人物,表演文中的精彩片段或有關情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為復述課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表演的過程中不但讓學生在興趣中鞏固知識,發展了口語交際能力,更能發揮同學傘兵智能。
2. 續文練習說話,培養學習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挖掘教材因素,通過續說文章結尾的方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的課文結尾還留有懸念,我們可以利用教材有利的條件訓練學生討論問題,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 創設情境,誘發興趣,正確表達情感
要讓學生無拘無束、自然而然地進行口語交流,精心設計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并多給予表揚和鼓勵,要給學生具體的指導,使他們能夠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我感受,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聽自己愿聽的話,使學生勇于與人交際,充分展示個性,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樂趣和自信。
4. 充分利用語文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開展活動,增加實踐的機會
為了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們要多為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全方位、多角度的訓練,在大量的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開發家庭、學校、社會的口語交際資源,使學生在校內外及生活的一切空間,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素養。
專門的口語交際課畢竟是有限的,要想切實得到提高,需要像唱戲的吊嗓子一樣天天練,這樣,日久天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才會有長足的進步。
(靖江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