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對信息技術學科特點的不斷研究與實踐,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已經被廣大教師所認同。但在新課程理念下,它也存在著弊端。每一次提出任務的人是誰?眾所周知,都是我們的教師,學生的主體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根本就沒有發揮出來,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出現以下一些現象。學生處于探究與合作學習中,教師的可監督性不強,一些本來對操作任務不感興趣的同學會趁機玩游戲或進行其他操作;學生的水平本身參差不齊,任務完成時間和質量不同;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往往是教師請小組內的一人交流,很多同學都習慣于推舉小組內的“小權威”來回答,認為自己反正輪不到機會,就無視老師布置的任務,不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如何運用方法、策略有效實施一個設計好的任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最大化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不妨這樣做。
策略一:讓學生做“目標驅動”的主人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教師定范圍,學生自主選擇”的方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給自己定目標,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如我在教學小學三年級“指法練習”這部分,充分考慮到由于學生身邊環境的影響而造成學生在計算機操作上的差異,我便給孩子們列出了50~200之間的字母錄入目標,設立了士兵、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司令8個級別,每進步20個字母晉升一級,教師就為他發放一枚勛章,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現有的水平,自己選擇,自己考評。這樣,學生不再感到“指法練習”枯燥乏味,同時,對那些學有余力的孩子教師只需稍做指點,就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去輔導那些平常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電腦的孩子的指法。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預設目標中一步步前進,一次次體驗成功的喜悅,在你追我趕、相互競爭中提高了自己的輸入能力。
策略二:讓學生做“內容驅動”的主人
一個班級的學生水平不一,教師雖然有的時候能提出一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但仍會出現“優生不滿足,差生裝不下”的情況。而新課程、新教材強調要面向全體學生,而不僅僅是少數尖子生,這就要求教師在關照個別差異,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同時,給吃不飽的學生另外提供補充性挑戰。故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這樣更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學“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中圖片的調整時,我將幾種典型的例子集合成一個練習,分布在幾張幻燈片中,先請學生找出其中要解決的問題(圖片太大、顛倒、背景透明設置、顏色太暗等),然后要求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會解決的問題去解決。這樣基礎好的同學有時間嘗試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如圖片顏色的調整、透明色設置等,基礎差的同學也能解決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如圖片大小調整、翻轉等。通過這樣的設計,讓每個學生都能自己動手、動腦,主動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都擁有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成就感,獲得成功的喜悅,樹立了自信心。
策略三:讓學生做“方法驅動”的主人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效率,發展他們認識自己和選擇方法的能力。方法是靈活的,信息技術課尤其如此。讓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自己的方法,成為“方法驅動”的主人,教學效果會更好。
在教學中,我嘗試設計“方法競拍”的策略,讓不同的方法在課堂中分享,讓擁有方法的學生幫助學習困難的同伴。當不同的學生自己探索出自己的方法時,積極地通過廣播演示,去講述給別的同學聽,而其他同學就可以“競拍”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方法完成任務,自己實踐后如有困難可以向方法的“擁有者”請求幫助。最后統計每一種方法在同學中的應用情況,評出應用最多的“金點子、好方法”。這樣,當一個同學的方法被大家所接受的時候,他就對自己更加充滿了信心,也擁有了無限的成就感,自信心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對于沒有探索出自己方法的同學來說,他也可以通過“競拍”獲得別人的方法和技巧,在困難時還能得到同伴的幫助,從而也立刻有所收獲。其實這個策略不但是為了引導學生學到更多的方法,更主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和互助,并使課堂中的所有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執教“查找文件”一課中,學生把各自研究得出的幾種查找文件的方法通過“競拍”的形式分享給大家,使通過“我的電腦”“資源管理器”“查找程序”等幾種不同的方法,都能順利被學生所接受和運用。顯然,學生之間互助的學習方式要比僅僅教師演示來的更加有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潛能也能充分得到發掘。
策略四:讓學生做“伙伴驅動”的主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心理傾向,愿意和他自己喜歡的人進行合作,這種傾向在孩子們身上尤為突出。所謂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分組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滿意的學習伙伴。
如我們利用Photoshop,frontpage,flash等進行賀卡制作時,由于學生有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操作技能,通過合作可以彌補他們思維的差異,做出的賀卡作品也各具特色,非常有創意。通過這樣的小組協作學習,既能夠充分發揮學生集體學習和個體學習的長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交際能力和創造能力。
總之,只有從學習者角度出發,仔細推敲每個知識點,為學生設計、構造出一系列典型的驅動性“任務”。通過這樣的任務驅動,我們才能讓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學生體驗到成功學習的樂趣,也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溧陽市昆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