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討論了優化教學方式,讓學生學好數學,運用好數學,真正做到“導”為“學”服務。要通過生活經驗導入數學知識的學習,再經過數學知識的深入學習解決現實問題,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關鍵詞:優化;數學建模;錯誤數學;生活教學
教為學服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如何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以達到“導”為“學”服務?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更新教學觀念、采用正確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有效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這就激勵著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方式,以做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與學生接觸的過程大體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大時間段。很多教師只重視課堂教學,認為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往往忽視了課前與課后,這便只是完成了整體教學過程的一小部分。筆者認為想要充分優化教學,就必須從整體下手,從課前、課中、課后多角度、多方位深入。
一、課前備課,貼近生活
備課是教師的家常便飯,一節課時效果與質量好壞的前提就在于課前備課。課前充分備課不但影響教學質量還對學生有效思維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不難發現,在進行教學觀摩時,教學質量比一般情況下效果都好,這并不是教師突然間教學能力得到提升,而是課前備課下足了工夫,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數學中往往出現的都是些抽象概念、符號以及公式等,這讓學生學習起來頗為吃力。所以,在課前備課,教師應該多將數學知識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現實的基礎上有參考點,便于學習。例如,x+y=20,x-y=4,求x,y的值?學生見題目后需要拿筆計算才能得之,甚至得出結果后還會擔心出錯,驗證多次。但是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當張三與李四一共有20元,張三比李四多4元,大家都會很容易答出張三有12元、李四只有8元。這個簡單例子就說明貼近生活的重要性,教師在備課前應該多作準備,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學得輕松,也讓學生學以致用。
二、課中重視,數學建模
數學建模不同于一般模型,是將現實中的某些問題利用抽象數學語言表達出來。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打破教學中大量概念、公式、定理的機械教學弊端。
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出發,誘導學生學習數學,其實質是通過學生思維能力的轉變將親身經歷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使學生學透數學知識并運用到實際生活,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和應用。
在講解相似三角形與全等三角形課時,筆者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出三角形,讓學生通過親自建立模型,深刻理解相似三角形與和全等三角形與邊角之間的關系。通過教學中簡單的幾何圖形、不等式、函數等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中考加強了對應用題的考查,也就加強了學生對數學運用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建模能力。例如,某電信公司計劃修剪一條連接兩山頂BC的電纜,測量人員在山腳A點測得B,C兩地的仰角分別為30°,45°,在B處測得C地的仰角為60°,已知點C比A高200m,求電纜BC的長?
分析:本題需要將現實生活的問題通過數學建模,利用三角函數知識解決。
三、課后分析,數學錯誤
現在有部分教師追求知識的“一步到位”,堅持不讓學生“走彎路”的原則。在教學中,利用長期教學經驗將考試中會遇到的問題,都會提醒學生并將問題答案告知學生。其實,這樣反而會扼殺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讓他們對數學失去好奇心,只是一味為了應付考試。這就是導致學生“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的主要原因。很多老師都會說:“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講過多少遍,怎么還是不會做?”其實,這就是學生沒有自我分析的能力,每次都只能機械式做題,一旦將題目發生細小變化便不知如何分析解決。老師追求知識“一步到位”只能將學生停留在模仿與記憶的表層,只有自身吸收再創造的知識才是有效知識。
要讓學生走一定的彎路,在摸索中進步。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正確對待數學錯誤。數學題中正確的答案只有一種,而錯誤的答案千變萬化,這就是所謂“正確的思路也許相似,錯誤的思路則各有不同”。教師應該正視這些錯誤,分析出錯原因,變“錯”為寶已達到“以學定教”。不能遇見錯誤就一味責備批評,讓學生心生畏懼。數學側重于抽象概念、公式等,一旦學生心生畏懼、不敢做題,生怕出錯被責備便會產生惡性循環。所以,教師應該調整心態,善待數學錯誤。
在同一問題上出現多次錯誤,有的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自信心。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分析錯誤、找出原因從而正確解題,讓學生恢復自信心。讓學生認識“失敗乃成功之母”,促使學生正確對待錯誤,面對錯誤不是畏懼而是坦然;面對錯誤能夠獨立思考,從錯誤中尋找經驗定理。面對成功,學生就會產生成就感,從而對自己解決問題有自信心,進而產生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會主動、自主分析、專研。
提高初中數學學習效率關鍵在于優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前、課中、課后整個教學過程的質量。巧妙導新,利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導入數學知識;推陳出新,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理解數學建模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以達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孫廣民,王慧.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淺探[J].考試(教研版),2008(10).
[2]黎興貴.例說善待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錯誤資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9(05).
[3]徐萍飛.新課標下初中數學創新性教學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09(08).
(新沂市合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