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管理的組織和引導者,對學生的思德修養、學習生活和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頭緒多,事情雜,做好班主任工作如果沒有愛心、信心和耐心是絕對不行的。因此,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要善于發現和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以下幾點對于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更好地開展班主任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將以我對學生的尊重換取學生對我的敬重
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盡量做到尊重學生。但是有段時間班級亂糟糟的,同學們上課沒精神,晚自修又吵,我發火了,連著訓了他們兩天。第三天早上,我發現我的辦公桌上有封信,原來是這群小家伙們叫班長寫的。信的大概意思是他們已經知道自己的錯誤了,同時也希望老師能看到他們小小的進步。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你對學生的尊重會換取他們對你的敬重,也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學會用寬容的心態對待別人。其實我覺得自己當時剛剛上任,肯定會有些地方因為經驗不足而做得不夠好,但是我的學生卻能體諒我的難處,伴隨著我一起成長。所以不要祈求學生一下子就會改正缺點錯誤,要給他們一定的坡度,一步一步地讓他們上來。
二、要糾正學生思想、行為上的偏差,除了耐心教育還是耐心教育
剛開始認識學生甲的時候他是個懂得尊重老師,在工作方面也比較認真的孩子,但是就是沒有學習熱情,為此我多次找他談話。在談話中,我發現這個孩子對自己相當不自信,也不知道自己將來的路該怎么走。我嘗試著讓他樹立起自信心,告訴他:“你的長處是有畫畫和書法的天賦,如果你選擇美術專業的話400多分就可以考第一、第二批的大學。因此你要好好把握自己……”可是我的幾次談話效果都不佳,他的行為由最初的不學習變到對工作也無所謂,有次甚至還在寢室里喝酒。我們的談話遇到了瓶頸,為此我進行了幾次家訪,從家訪中才知道原來他的媽媽是后媽,爸爸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帶他入贅過來的,他的上面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小孩子心理上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再加上他的爸爸工作又很忙,無暇顧及他的學習。不過他的后媽人還不錯,他的哥哥姐姐都已經不讀書了,但他們沒有血緣關系畢竟存在隔閡。
由于重組家庭中繼父母與繼子女之間沒有血緣關系。他們在孩子教育上會碰到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繼父母對繼子女評價過低而又要求過高。繼父母總認為孩子已經大了,有很多事他自己應該會做,而且應該做好。實際上,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切實際的超前要求。在這種心態下,即使孩子已經把事情做得很好,但繼父母仍覺得不值得夸獎,反而認為應該做得更好。這樣,繼父母一般對孩子的成績和進步評價往往較低。
另一種情況是繼父母對子女缺少溫情。一些繼父母對子女的感情投入嚴重不足,他們很少像親生父母那樣親吻、摟抱孩子,以為在物質上滿足孩子就是愛孩子,其實親子體驗和愛是無法用物質的滿足來獲得的。孩子由于缺少與父母良好的感情交流,情感常常得不到健康的發展。
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我們的談話效果好了很多。我知道僅憑幾次的談話是遠遠不夠的,而應該在他今后的成長道路上不斷給他關懷,用心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并讓他的父母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給予他肯定的評價和親人的溫情。
三、把握好和家長交流情況的度
我認為,學生既然叫學生,在學校就應該主要由老師來管理,而不是動不動就請家長。其實學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因此他們最怕的還是請家長。
我現在帶的就是高二學生,高二學生是高中年級中最難管理的一個階段,一是他們在高中經歷了一年,對學校規章制度自認為很清楚了,有點大哥大的感覺;二是他們覺得高考離自己還很遠,自然不會把精力全放在學習上。高二學生對老師的敵對態度最強烈,如果你在班級和一個學生起了沖突等于和班級一部分學生鬧矛盾,顯然這種情況對我們展開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學生犯較大錯誤以后,我首先就問他:你的錯誤已經足以請家長了,你是愿意請家長呢,還是不請家長,由我來管?學生的回答100%是——不請家長,任由老師發落!這樣,學生就歸我管了,并且他是自愿的,那就得服從管理,因為不服就得請家長。當然,管的時候也不能太嚴厲了,因為太嚴厲會讓學生覺得受老師的管和受家長的管沒什么兩樣或者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話,他就無所謂了。當班主任的最怕學生那種無所謂的態度,正所謂死豬不怕開水燙,那就不好辦了。師生僵持起來,老師是最沒面子的。
因此,一旦僵化,老師可能為了自己作為老師的尊嚴而大發雷霆,使師生關系進一步惡化,不好收場。不發作吧,學生就會以為老師已經拿他沒辦法了,越發的不怕老師,不服從老師的管理。所以管理和訓誡學生必須做到適度,前提還是基于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但不和家長聯系也是不可取的。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家訪作為學校與家庭的聯系橋梁,不僅加強了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加強了父母、老師、子女三者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增進了師生友誼,父子、母子之間的情意。我認為和家長交流的時候避免吐苦水,因為我們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學生向好的一面發展。把學生近況和學生內心想法告訴家長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部分高中生和自己的父母缺乏溝通,認為家長在不懂他們的情況下只會一味要他們怎么做。所以也要讓我們的家長學會尊重、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孩子。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一段話:“每一個兒童都是帶著想好好學習的愿望來上學的。這種愿望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亮著兒童所關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我們,做教師的人,這顆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態度所熄滅。”
因此,我們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成為好學生的渴望,平時在做學生的德育工作中能多多換位思考,學會尊重、理解和信任他們,那么他們也會尊重、理解和信任我們,這是相互的。這樣,我們的教育工作才會長久且有效。
?。ㄈ鸢彩型√锔呒壷袑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