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英語已成為人們交往的重要工具,而英語口語在社會各領域交往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培養具有口語實踐能力的人才,已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但在我國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在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歷經數年學習,竟學成了啞巴英語。因此,培養中學階段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勢在必行。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師語言素養
英語教師必須適應英語口語教學要求,改變傳統教育觀念。教師可借助網絡資源優勢,強化聽說訓練。還可通過廣泛閱讀各類英語書刊、觀賞外國影視,拓寬文化視角,提高語言文化素養。同時,教師要堅持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耐心去幫助學生放下口語學習的思想包袱,降低心理焦慮感,以身教示范帶動學生參與語言實踐,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二、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只有激發學生對口語表達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教師的教學與訓練有所起色。教學中可采取創設情景、短劇表演、小組對話、講故事、學唱歌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緊密結合,不斷給學生表達的機會,不斷給學生新的刺激,培養他們對口語表達的濃厚興趣。
三、糾正學生口語表達錯誤時的策略
在課堂活動中,有的教師一旦發現學生在語音、語調、語法上有什么差錯,就馬上打斷糾正。這不僅打斷了學生的思路,影響了學生的完整表達,而且長此以往,學生考慮與擔心的是自己的句子有無語法錯誤,過多地注意語言形式的正確性。還有的學生總覺得自己的英語基礎差,語音語調不標準,不敢開口,漸漸就會失去口語表達的愿望。因此,教師對學生交際中的語言錯誤,應采取鼓勵、肯定的態度糾正,消除學生怕錯誤而不敢開口的心理焦慮,使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愉快體驗,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
四、因材施教
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分別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如性格外向的學生,活潑大膽,反應迅速,對此類學生應在保護他們積極性的同時,對他們從嚴從高要求。讓他們說得對,說得準,說得好。性格內向的學生,動作遲緩,反應速度慢,應采取激勵法,著重培養他們敢說和愿意說的良好習慣。
總之,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多注意英語口語培養的策略,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1.五大連池市技工學校,2.哈爾濱市呼蘭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