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首先要求我們的教育深化改革,開放觀念,培養出有知識有能力又符合時代需要的人才。本文從改革信息技術教學觀的角度出發,提出在“樂學”的大環境中,在信息技術教學交往模型、民主自由的空氣、團結協作精神三者合力下,推動學生創造力的開發與批判性人格的塑造。
美國一位現代教育學家曾經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習能力的人?!比绻研畔⒓夹g教育看做是一個新興產業的話,那么其產品便是學生,此產業的任務是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合格的具有信息素養的人才資源。 這就需要一種新型的信息技術教學,即新概念信息技術教學,一種實質性的師生互動的教學觀念。
一、新概念信息技術教學的“教”
(1)學海無涯苦作舟,書山有路勤為徑?!敖獭弊钟疫叺摹拔摹迸詾椤拔恼隆敝?,引申為知識;“子”字代表小孩,可引申為學生;“士”在手中拿著一根樹枝,有所撲打。把上述字形的各部分綜合起來,“教”的含義也就十分形象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一邊給孩子傳授“知識”,一邊手中拿著樹枝撲打著孩子。在這種教學活動中,苦學也就是理所當然了。時至今日,雖新教改常見諸書刊報端,但在人們的觀念中卻仍根深蒂固地認為學習是件苦差事,孩子只有苦學才會有出息,于是苦學似乎成了不爭的事實。但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否到現在科學有效呢?這是很值得商榷的。
(2)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長期以來,信息技術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注重的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很難滿足其需要,使厭學情緒滋生。所以,要提高學習效率,加速知識信息傳遞,引入“樂”學觀是極其必要的。
?。?) 激發求知欲,提高認知動力,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措施。課堂教學過程的實質,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是師生之間的認知,情感,意志方面的交往過程。在信息技術教育中培養創造力的情感心理訓練時,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求知欲是關鍵措施。好奇心是對新異事物進行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它是推動人們主動積極地去觀察世界,展開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動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需要許多環境,但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教學交往模型,民主自由的空氣,團結協作的精神是培養學生創造力必不可少的環境。
二、新概念信息技術教學的“學”
新概念信息技術教學的“學”既承接上文的“教”又具體地闡述樂學,即在良好的教學模型,民主自由的空氣,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努力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大環境中,承認學生潛伏著極大的由未知轉為已知的原動力,繼而使之產生樂學觀念。新概念信息技術教學的“學”從本質上是肯定和接受學生中心觀的,學生可以從個人的實際出發,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專業出發,從社會發展的需求出發,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能力的培養和潛能的發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且是具有創造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人才,推而廣之則使樂學成為大氣候。我們不僅要從技術上打破陳舊的信息技術教育的“學”,而且要樹立獨立的批判人格,從思維上真正地完成解放,以達到本質意義上的信息技術教育的“學”。
三、新概念信息技術教學
此時的信息技術“教學”,是新概念信息技術的“教”與新概念信息技術的“學”的有機結合體。要提出課題,確定目標,指導自學。經過學生質疑,老師質疑,實踐反饋,歸納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要珍視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求知欲。要確立學生中心觀,完善學習環境,培養樂學精神,為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的培育發揮作用。
面對新世紀,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并且在諸多要改革的事物之中,教學必須先行,因為教育終究代表著我們的民族精神。
(通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