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理念引領教師向現代教育思維發展,只有科學的教育思維,才有正確的教育行動。新課程給教師重新定位:教師是實踐活動的參與者,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教師是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職責表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將越來越成為一個合作者,一個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數學主題式教學內容是通過需要探究的挑戰性問題來呈現的,學習內容是通過問題的探究和自主學習獲取的,教學形式是通過交流合作與對話來體現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邏輯”與“學習邏輯”去接通“知識邏輯”與“認知邏輯”實現的。
因此,構筑有效教學與有意義學習的關系模式,即主題式教學與開放性學習的統一模式成為解讀新課程標準的核心要領。這一模式,具體表現在具體實施學案時:①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指導的學習方法,轉變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則成為學生的管理者和技術“顧問”,真正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②發揮小組長作用。在每一個學習小組中,指導者只是比學習者基礎稍好一些,現在讓他自己做小老師去教別人,他就會想如何才能教好同伴,這樣給指導者技能的進一步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他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創造了機會。同時,在指導同伴練習時看到同伴的成功,也會激發自己在練習中更加努力、更加圓滿地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③形成競爭機制:每堂課上,對每個小組的積極發言,教師都給予及時表揚、激勵、評價。每天的作業以小組為單位上交,然后進行評比;每個小組的名字都是他們自己冥思苦想出來的,帶著學生們的理想、誓言和集體榮譽感。這些,皆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集體榮譽感。
這種“合作”的方法,其實是通過教來促進學的過程。學生不僅自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還能有效地指導他人進行學習,使學生可以從中更深刻地體驗到課中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對優生的培養,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事實也證明,學生們的合作探究能力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人人皆是可塑造的優秀學生。
學生是學校、課堂、學習的主人。“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點燃的火把。”學生是發展、成長中的人,需要引導、提升,需要珍視他們的個性。而學生的才能,在學生有意義的實踐中才能得到培養。要營造一個讓火把點燃、點亮,有利于創新思維發展的環境,使火把在良好的環境中星火燎原。要促進學生發展,就要明確:教學就是要使學生獲得必要的基礎性學力、拓展性學力、創造性學力,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教學就是要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意識與能力。通過學習,提高了認識,同時也有了信心,有了信心就有了行動。
(唐山市豐南區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