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體結構的影響下,正拍擊球處于駕馭狀態,動作方向是從外向內,順應人體的骨骼構造,似乎正手擊球是一項很容易掌握的技術,幾乎每位學員學習網球時都是從正手擊球開始的。但是網球技術難以掌握和提高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它“難打”,初學者在回擊來球時,很難將許多技術環節整合在一起協調作用,擊球時缺乏節奏感、不能有效地控制擊球的速度和落點,失誤多、回合數少。除了少數天賦高的人群外,大多數人尤其是體能較弱的女學員始終不能盡快掌握網球擊球技術,進而喪失繼續學習下去的信心。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教學方法不實用,疏于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大多數教練在教學時,不能針對學員的各自特點,合理運用實用的教學方法,幾乎都是采用專業運動員訓練的方法來教學,強調所謂的標準化擊球技術動作,不重視網球的節奏感訓練,忽視提高和訓練學員對擊球力量、速度和落點的控制,學員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如此高難度的學習要求,教學效果不明顯,成才率也極低。
筆者從事網球教學多年,通過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法,結合我國學習網球人群的實際情況,總結出成熟、實用的教學法,能在較短時間內使學生熟練掌握網球的擊球技術。本文將細致闡述正手擊球技術的核心要點,對如何快速掌握和提高正手擊球技術提供全面、詳細的教學步驟。
一、正手擊球的教學步驟(以右手為例)
(1) 核心技術和教學總則。網球運動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個性化,每個人的技術特點都有所差別,而且不同的握拍方法也會形成不一樣的擊球方式,但是這些個性化和不同握拍法擊球都會有共同的技術環節,稱之為核心技術。具體表現在擊球時(以右手為例):拍面與地面垂直、左肩右轉與球網垂直,眼睛盯住球、手腕固定,擊球后球拍充分向前隨揮。因此,所有的教學步驟都應該圍繞核心技術的提高和熟練來進行。對于初學者的要求是:小幅度引拍、在左肩前擊球、控制好擊球速度和回球落點。通過由近至遠、由慢到快、循序漸進的練習方法,不斷增加擊球回合數量,逐漸提高技術水平直至動力定型。教學法的總則:教法簡潔實用,圍繞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進行練習,多球訓練和對打相結合,培養和提高學員的興趣和自信心是教學的首要目的。
(2) 進行各種練習。①球性練習:采用東方式握拍法,拍面朝上連續墊起網球。要求眼睛盯住網球,手腕和肘關節相對固定,體會手臂和球拍作為整體并且以肩關節為轉軸的整體運動來控制墊球的速度和高度。
②節奏感練習:教練或者同伴站在網前向對面輕輕拋球,學員側身持拍(左肩對著球網)站在離網2至3米處,將來球輕輕回擊到對方的胸前,球拍放在右腿側面與球網平行(拍頭指向3點鐘的方向)。練習要求:把拍面方向由球性練習的朝上改為面對球網的斜前方,其他動作不變;努力判斷來球的落點,在球第二次下落高度至自己的髖關節處時、并且在左側肩膀前將來球擊回,然后球拍回原處等待下一次擊球。這項練習的好處是把眼睛盯球、判斷落點、揮拍擊球等主要技術環節統一起來練習,因為是近距離、擊球力量輕,學員短時間內就能找到適合自身特點、輕松將來球擊回的運動節奏。
③對打練習:教練或者同伴與學員隔網站立在離球網2至3米處,進行多回合的正手擊球練習。練習要求:回球的落點要離球網2米左右,回合數要達到規定的數量,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教練再不斷提高回合數。練習的難度在于要連續多回合擊球,就必須控制擊球的力量和落點的準確性,同時正手擊球的核心技術環節都要面面俱到才可以完成練習要求。
④多球練習:根據學員的具體情況分別在發球線和底線進行多球練習。練習方法是:在發球線附近,教練或者同伴在學員的右側邊,讓球自然下落,學員將球擊過球網至對面的發球區內;教練或者同伴站在學員的同側右前方靠近球網處,向學員拋球,學員將球回擊到對面的場地內;教練或者同伴與學員隔網相對,距離球網 3米左右,用手拋球至球網對面發球線附近右側處,學員將球擊回;教練或同伴用球拍采用正手擊球的方式(左手將球自然下落,右手正拍擊球)或者凌空擊球將球送到對面發球線學員的右側處,學員將球擊回;在底線處,重復練習上面的四項練習。(注意:如果是隔網送球,學員必須將球擊回至送球人的胸前,以此來提高學員對擊球力量和落點的控制力。)
⑤步法練習:主要練習小碎步前后跑和交叉步左右移動,以及墊步向前跨左腳,學員在熟練掌握這三種步法后,教練或者同伴在球網前,通過手拋球,讓學員分別在發球線和底線處運用所學步法移動來接住對面拋來的網球。
⑥綜合練習:教練或者同伴站立在離球網3米處,將球送到底線學員的右側,學員將來球擊回到送球者的胸前或者是罰球線附近。隨著學員的熟練程度的提高,送球的角度逐漸增大,使學員需要通過步法的移動來擊球,同時強調擊球的力量和落點。
⑦對打練習:當練習到此步驟時,學員的正手擊球技術和控制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動力定型基本形成。教練或者同伴與學員按照先在發球線然后逐漸后退到底線的順序,進行多回合的對打練習,用中等的力量擊球并且將回球的落點控制在對面的中線附近,達到預定的回合數后,再加快擊球速度繼續多回合的對打。
(3) 影像教學的運用。條件允許的話,拍下學員的擊球技術錄像,并觀看職業選手的擊球技術錄像,進行對比,找出自己不合理的技術環節進行針對性的專項練習。
二、教學的注意事項
(1) 教師主導。以上的教學步驟是最為簡潔實用的教學方法,每項練習都應該熟練掌握后,再進入到下一個步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要根據學生在每項練習環節和教學步驟的具體表現來決定要進入哪個步驟,采取哪項適合于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師還肩負著控制運動量、指導學員準確完成的監控任務。
(2) 預防傷病。學習網球的大敵就是傷病,這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和自信心。造成傷病的原因是:技術動作不正確和運動量過大使身體在練習時難以承受而形成的損傷。常見的傷病有:網球肘和身體各關節的扭傷。一旦學員有傷病的趨勢時,要停止練習,進行休息、恢復和治療,以防傷勢加重。
(3) 目標制定。在教學過程中,練習目標的制定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制定練習目標,可以使學生專注于每項練習,提高自信心,快速提高技術的熟練程度。目標的制定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來完成,過高或者過低的目標都會影響到練習的效果,并且教師在教學時,應及時根據學員的即時情況,靈活修改練習目標,使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
(4)溝通與交流。網球運動是控制力和持久力相結合的運動,需要大腦思考、判斷、整合身體的各個部位協調合作來完成每項技術,因而網球運動實際上是技巧性很強的運動。學員需要大量的重復練習和用心體會才能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啟發學員積極思考、調動學習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善于與學員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細致地觀察學員的動態,及時修正和完善教學法,使教學任務順利實施。
(江南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