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
模塊式教學模式具有良好的靈活性、針對性、現實性和經濟性,在西方國家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際貿易專業既包含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又有實踐性和操作性為主的課程,而且各個課程之間具有較大的聯系和一定的重復性,因此,在國際貿易專業引入模塊式教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一、國際貿易專業實施模塊式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所謂模塊,是指具有較強內在聯系的具有共同主題的內容所構成的一個整體,就其內容而言,整體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所要達到的預期學習結果都致力于共同說明某方面的問題。模塊式教學則要求對專業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將相關學科內容進行合理裁減,形成統一有效的整體。
(一)通過教學整合及模塊教學能夠改變講授內容重復和教材體系陳舊的問題
原來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內容幾年不變,教材落后,學科之間互相溝通差,教學重復現象嚴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要點不一致,章節材料的取舍不一致。原有的教育方法,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致使每科教學各自為政,內容重復,課時膨脹。如國際貿易理論在《國際貿易學》、《國際經濟學》、《國際經濟合作》等課程中都有講授,增加了課時數,教學效果不一定好。然而通過國際貿易專業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對教學內容科學整合,學科之間合理裁減,形成教學模塊進行合理科學教學。這樣既能提高教學效果,又有利于形成新的教材體系。根據模塊教學能力培養目標的需要,靈活修改、調整教材內容,才能夠提高教學效果。
(二)通過教學整合,實現“重知識,寬就業”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
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國際貿易專業人才逐漸飽和,學生在現實的就業競爭中壓力不斷增大。社會要求學生既要學習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要學習與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接受國際商務調研、決策等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實踐訓練,具有分析國際市場機會和解決市場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因此,根據整合后的教學計劃,教學中加強多學科專業基礎知識教育,能夠拓寬專業就業口徑,增強高校人才培養的適應性,給學生提供更寬的就業途徑。
(三)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專業理論課和實訓課分別為不同教師擔任,往往是專業理論課教師實際操作能力差、而實訓課教師理論水平低。為了做好模塊教學的準備工作,有目的地輸送一些理論課教師到生產一線實習,而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強化培訓實訓課教師的理論知識,并且將理論課教師和實訓課教師安排在一個教研組,有目的地開展教學研究,交流經驗,探討問題,讓他們的知識互補。從而,有利于增強理論課教師的操作能力、提高實習指導教師的理論水平。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為培養跨世紀的專門技術人才,為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構建國際貿易專業模塊式教學模式的要點
1.建立適應模塊化課程教學的運行機制
過去的高等教育一直沿襲傳統學科型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科理論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注重基礎理論的教學,忽視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學生學習是為了考試,而不是為了應用。模塊式教學強調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思維和專業能力的培育。因此,對教育觀念的轉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打破原有固定式的教學組織形式,向動態、實用的教學組織形式轉變;放棄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注重學生綜合能力開發和培養,強化學生的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和技術發展能力,強化學生的創業精神。
2.建立適應模塊化教學需要的師資隊伍和教學設備設施
模塊式課程教學需要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以及相適應的教學設備設施相配合。首先,可以通過“內培外引,專兼結合”的方式建設一支適應模塊化教學需要的專業教師隊伍。如通過“校企合作”將現有的專業教師送到企業實踐鍛煉,或者從企業直接引進具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充實實踐教學一線;還可以從企業聘請高級經濟師、國際貿易跟單員等作為專業的兼職教師,通過他們把企業和社會的最新要求帶入課堂,更好的指導學生實踐。專業教學設備設施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學校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建設校內專業特色鮮明、功能齊全、適度超前的真實或仿真訓練場所,另一方面要加大與外貿企業的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專業教學資源優勢,把一部分與企業現場緊密聯系的課程模塊放到企業進行教學,為學生職業素質培養提供有效的支持。
3.重視實驗和實踐模塊的教學
國際貿易專業中的《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貨物運輸》、《國際商務談判》等都屬于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到實際的商務環境中去感受和實踐,增強感性認識。因此,應該充分重視實驗和實踐模塊的教學。首先,在教學中, 引進有關進出口業務模擬實習軟件, 建立一個進出口貿易模擬操作實驗室。另一方面,應帶領學生走出去,如可以與廣交會主辦單位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廣交會期間創造實習機會。還可以帶領學生道海關、商檢局、貿促會、碼頭等相關部門和場所參觀學習,使學生對報關的相關知識、報關程序、檢驗程序、國際貿易運輸過程、運輸工具和設備、碼頭工作環境等形成感性認識;此外,學校可以與某些外貿公司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作為學生的實習基地,這樣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到與外貿相關的工作使其學習有的放矢。
4.科學合理地劃分模塊
教學模塊的劃分并非將同類課程簡單集中,或者是將課程換個說法而已,而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規律。首先,應針對職業工作任務設定模塊。高等教育培養學生應符合社會就業崗位的需要,這就要求針對職業工作任務設定教學模塊。課程模塊設置應該是崗位能力型的,針對不同崗位工作任務確定課程模塊,課程模塊針對同一崗位能力群。其次,在進行模塊劃分時,模塊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既有一定聯系、對應同一行業崗位的不同工作任務,又有相對的獨立性,可以各自分別展開教學。最后,模塊的劃分要具有層次性。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循序漸進的課程模塊,學生經過較低層次模塊的學習后,應具備相應當工作能力,可以從事一定的工作,繼續較高層次模塊的學習后,可以進一步提升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春燕.《國際貿易實務英語》課程“三原則、三模塊”教學思路淺議,科教論壇,2003年第7期:207-208.
[2]余飛英.高職英語專業模塊教學探索與實踐.中國職業教育,2007年第8期:58-61.
[3]郭華.一種整體的教學視野——“模塊”的意義及其教學要求.人民教育,2005年第15-16合期:16-19.
[4]唐吉.“角色-模塊”教學模式在電子商務教學中的實施與探討.計算機教育,2007年第10期:11-14.
[5]韓月玲.關于構建“平臺+模塊”式課程結構體系的探討.現代遠距離教育,2005年第6期: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