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人類永恒的課題。奈斯比特說過:“處于偉大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最需要的是創造力和創造精神。”21世紀要求人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新課程標準反映了課程文化的創新。現代學生的個性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平均智商較高,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的愛子心切,學生吃得好,穿得好,智力開發得好。學生喜歡追求新事物的刺激,表現出對未知、新奇、不了解或尚未有結論的事物的追求,總是被未知、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總想了解它,明白真相。好奇心是開啟學生創新思維的原始動力,它可以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和欲望,并驅動創新活動。一方面,當學生對某領域了解得越多、越深入,就越覺得其中奧妙無窮,并會深入地研究探索下去;另一方面,好奇心也能引導學生走進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但他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盡管好奇心看起來雖然有點盲目,但是卻常常是創新的起點和萌芽。我們應該對學生的好奇心給予充分的信任、關愛和尊重,并鼓勵他們積極探索。
二、嫉妒心比較強
嫉妒是一種心理缺陷。在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英國科學家培根說:“在人類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頑強、最持久了。”青少年正處在發育和成長之中,這種嫉妒之心也就更多一些。具有這種心理的學生,他們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理疾病,展不開音容笑貌,家庭出身境況都不太好。情感世界受到過挫折,學習能力較差,素質較低,不善于交流,由于機遇不好,也就不思進取,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所以理解和接受能力一般,比較浮躁,適應能力創新能力低。嫉妒雖然不好,但是就看你怎么看待嫉妒了,嫉妒在我看來可分為良性嫉妒和惡性嫉妒。
你從愛慕到嫉妒,說明你有長進,自己每天努力,只要今天做得比昨天強,就是超越了。老師應想辦法幫助學生克服惡性嫉妒,積極引導學生的惡性嫉妒向良性嫉妒發展。所謂的良性嫉妒就是能正確認識自己,把嫉妒化為向上的動力,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利用好良性嫉妒,同樣可以激發創新思維的火花,讓其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三、喜歡張揚自我個性,情緒易沖動極力表現與眾不同
一部分學生在學業上無法做到出類拔萃時,會選擇其他各種方式獲得心理滿足。比如說,上課調皮搗蛋、起哄,穿奇裝異服,試圖通過這樣的表現來獲得“與眾不同”的感覺,引起老師和同學關注,尋求心理平衡。看看大街上的青少年,已經有部分男生戴著耳環、打著耳釘、染了發,有些女生刻意模仿自己喜歡的日韓明星的穿著打扮。雖然學生們這樣做是違反日常行為規范的,但是換一種角度去思考,這一類學生往往思維敏捷,善于創造。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應該不拘一格,不要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應該正確加以引導,靈感也許就在一瞬間,給他們表現的空間,讓他們秀一把。
四、自信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弱
創新思維需要堅定的自信心。自信心屬于自我意識的范疇,是自我評價的產物,是在肯定的自我認識,自我判斷的基礎上產生的堅定信念。俗話說得好,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之所以可貴,是因為能對自己有個清醒、客觀、正確的認識并作出恰當的評價。評價過高就會產生盲目的自信,盲目自信的結果常常是屢屢失敗而喪失自信;如果對自己的評價過低,就會喪失信心形成自卑。自信心不僅是創新思維的必要前提,而且是一切工作乃至生存的必要前提,所以我們要加強對學生的自信心的培養,多給學生以鼓勵,鼓勵他們勇于面對困難和阻力,勇于戰勝挫折和失敗,不能因為一兩次挫折和失敗而氣餒,應該愈挫愈奮、百折不撓。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堅強的意志力是創新思維的必要條件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五、個性活潑、好動
學生坐不住板凳,現在的老師都有同感。還沒等下課的鈴聲響,學生的心已經飛到教室外去了。學生好動的原因:你講的東西他會了,下面要講的他知道了;你講的他壓根不懂,跟聽天書一般。啥叫無事生非,這樣的學生無事可干咋能不動?教師應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毅力。創新思維離不開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六、個性倔強,不服輸
現代的學生很要強,性格倔,尤其在眾人面前不服輸。個性倔、不服輸有兩種類型:不聽別人意見的固執型和能聽從意見的調和型。前者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容易走彎路,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不受歡迎的。不過在此過程中,也可能發現新的思想火花;后者似乎更容易成功,但是創新思維是在破除傳統定式、書本定式、經驗定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求異思維,順著別人的桿子爬的人不會標新立異。
七、對網絡的依賴性強,內心有時表現空虛
如今的農村好多家長都不愿意待在家里終年侍奉那幾畝田地,紛紛外出打工掙錢以便貼補家用,供孩子上學。有的父母雙雙都不在家,將孩子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更有甚者把孩子一人丟在家里。這些學生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關愛,在學校里又不愿意接受老師的教育,于是把心思投向網絡,要么去網吧,要么用手機登QQ。信息時代的網絡信息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因素,有誘惑,有陷阱。教師應引導學生文明上網,綠色上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擴大學生的視野,擴展學生的思維視角,要想創新必須從新的視角切入,借助創新思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八、興趣廣泛,不專一
興趣是進行創新思維活動的內在穩定動力,它不僅可以把注意力集中起來,還可以激發出高昂、穩定的情緒、強烈的情感色彩和意識傾向,使感知敏銳、聯想與想象豐富、思維敏捷,甚至是廢寢忘食,從中尋求樂趣,感到其樂無窮。現在的學生興趣愛好廣泛,由于性別和個體差異,學生對于各種活動有不同的興趣和選擇。教師應注意培養他們的中心興趣,將暫時的興趣轉變確立成穩定的興趣,指導學生圍繞中心興趣擴大興趣范圍,增長知識,開闊眼界。總之,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如何讓它們在創新思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還有待于老師們去不斷探索,不斷發現。
(邳州市宿羊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