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圍繞巴西總統親自主持塞特凱達斯瀑布葬禮儀式的特殊事件,回顧了這條瀑布由“雄偉景觀”到“不辭而別”的變化過程,體現了人們保護環境、愛護地球,使悲劇不再重演的決心,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示。為了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心靈震撼,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節:
過渡學習第三小節。
師:為什么說這個葬禮是特殊的葬禮?
生:這個葬禮是總統親自主持而且是為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行的。
師:想去看看這個塞特凱達斯瀑布嗎?
(想!學生興奮地齊答。)
師:老師請一名同學朗讀課文第三小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靜心聆聽。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告訴老師,剛才聆聽了朗讀,你的腦海里仿佛出現了哪些畫面?
生1:我仿佛看見了雄偉的瀑布滔滔不絕、一泄千里。
生2:我仿佛就站在壯觀的瀑布面前,水簾濺起的水花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
生3:瀑布多壯觀、多美呀,每一個水花比水蓮花還美。
……
師:同學們想不想欣賞這樣壯觀的瀑布?
3MMD3d5puDFQrScVptANDQ== 生:想!孩子們興奮異常,個個睜大了眼睛。
(老師用多媒體播放瀑布壯觀的畫面。)
師:此時此刻,同學們一定想用最美的語言來贊美瀑布,老師想傾聽你們由衷的贊美!
生1:啊,塞特凱達斯瀑布,書上說你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你一泄千里,滔滔不絕,今天親眼所見,真是名不虛傳呀!
生2:你從懸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讓全世界游客感嘆,“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我一定要把“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詩句送給你。
生3:我在你從天而降的巨大水簾面前贊嘆,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聲響面前陶醉。你,讓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讓我感到大自然的偉大。
……
師:讓我們一起讀出大瀑布的雄偉壯麗好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過渡)師:同學們,大瀑布的美已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心上,可是誰又知道,所有的這一切,都看不到了,成了記憶中美的夢。讓我們來看看瀑布現在的樣子。(師請一名同學朗讀課文第5小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聆聽。)
師:請同學們睜開眼睛。此刻,你眼前出現了什么畫面?
生1:大瀑布快要死亡了,她像一個奄奄一息的老人,骨瘦如柴。
生2:大瀑布好可憐呀,她已經面目全非了,沒有了往日的風采。
生3:瀑布已經沒有多少水了,剩下細細的小股。散散亂亂,像一個老頭子的山羊胡子。(生笑)
……
師:如果你就是游客,看到此時此景,你的心情怎樣?
(生答:悲傷、難過、痛苦)
師:你們能把此刻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
師:瀑布就像這樣一個的老人,剛才還和你講著故事,與你在夜幕下數著星星,他沙啞的聲音還在耳畔,他拂過的背還依然溫暖,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閉上眼睛遠去了。老師請男生讀以前的瀑布(第三小節),女生讀現在的瀑布(第五小節),讓我們的心靈再次受到震撼。
(男女生有感情地對比朗讀課文)
【案例評析】
以上教學片段,讓學生進行了充分的朗讀。但教者沒有機械地從朗讀的技巧入手,告訴學生哪里要讀出壯觀,哪里要讀出憂傷,哪個字要重讀,哪個詞語要輕讀……這種純技巧性的、沒有喚醒學生形象思維或脫離學生生活經驗的指導,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不能讓學生在心靈上產生強烈的震撼。教者充分調動學生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心靈的悸動與大瀑布的命運緊緊相連。尤其在第三與第五小節的對比朗讀環節,學生情感上有了起伏,內心有了震顫,仿佛自己就是大瀑布里的一個晶瑩的水珠,同呼吸、共命運。不由自主地從內心發出呼喚:保護大瀑布,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這篇課文所要表達的主題自然生成。因此,尊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個性化的朗讀,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融入到文本中去,才能讓學生讀得聲情并茂、津津有味,并且讀得有所感、有所收獲。
(金壇市唐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