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中的學生最怕寫作文,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最頭疼的也是作文教學。作者通過對中等職業學校寫作教學現狀的分析,結合自己的實踐與感悟,提出寫作文要先從“做人”開始,做人首先要大氣,作文方能大氣,并總結出要培養學生的“三種心態”,即必勝的心態、容納整個宇宙的心態、思維方法別具一格的心態。
關鍵詞:培養;大氣心態;寫作教學
一、中等職業學校寫作教學的現狀與分析
由于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比較困難,造成了生源素質普遍比普高的低。這些“學困生”有的從小學便“營養不良”,甚至連漢語拼音也拼不對,字也寫不好,至于組詞、寫句子、寫作文可想而知。因此學生最怕寫作文。作者在調查中發現,中等職業學校有80%左右的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即使感興趣的學生寫起作文來也很吃力,寫出的文章也更難見諸報端。另外,有大約10%的學生根本就不交作文,還有不少學生為了應付作文,便實行全部的“拿來主義”,抄完便交給老師,而老師對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在作文課堂上,老師把作文材料和話題交給學生然后按自己的意思指導一遍,隨后,就強迫學生寫出規定的字數。因此,學生叫苦不迭。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我想寫作文要先從“做人”開始,做人首先要大氣,作文方能大氣,要從培養學生“三種心態”入手。
二、做“大氣”人從培養三種心態開始
1. 培養必勝的心態
我們要經常給學生灌輸一種必勝的信念,要讓學生從心理上不要懼怕寫作。我經常對學生講:“作文是什么?是你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是你自己的心得體會,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就是作文。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我以我手寫我心,我以我手寫我口’!”同時,我們剛一開始就不要逼著學生寫多少字,而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能力自己定,把寫作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我們的學生不會從開始就陷入懼怕寫作的泥沼。
當然,把寫作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目的的。我們的老師應當注意引導,做一個宏觀調控者,建立寫作規章制度,激勵先進,鞭策落后。
2. 培養容納整個宇宙的心態
“文如其人。”反過來說,一個人的品質影響著其文章水平的高低。相對來說,心胸寬廣、博大無私的人就會寫出高人一籌的文章,而狹隘自私、格調低下的人永遠寫不出好文章。縱觀古今中外,凡是成大家者,他們的思想品質、精神境界和一般人不同。屈原憂國憂民,吟出永載青史的《離騷》;杜甫博大無私,寫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名句;魯迅愛憎分明,才會“怒向刀叢覓小詩”;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具有崇高遠大的理想才會有“指點江山”的文字。所以,要想學寫作文必先學會做人。
我們經常說文章的立意要深,觀點要新,也就是說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寫出能反映時代特征的文章。因此,毛志成曾經發表文章說中學生應寫大氣文章,必須注意三大:眼大、心大、手大。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只有具有這種心態才會寫出能夠反映時代主題和人生哲理的大氣文章。
當然,我們并不是要求學生像作家寫的那樣“大氣”文章,其實,他們也寫不出那樣的文章,只是培養了學生的容納整個宇宙的心態,他們就會在寫作時很自然地把主題思想觸及到對社會、人生乃至全人類命運的思考。
怎樣培養學生“眼大、心大、手大”的精神狀態呢?我經常對學生說:“你就是宇宙的一個龐然大物,閉上眼睛,整個社會、整個人類乃至整個宇宙的萬物蒼生都在你的心中,你要時刻關注他們的發展。”這樣,我們的學生寫作時就會有一種包容四海、浮想聯翩的心態,就會用眼光和心靈審視我們周圍的一切,就會“以小見大”地寫出立意深、觀點新的文章來。
3. 培養思維方法別具一格的心態
中等職業學校中,許多學生寫出的文字索然無味,除了文字功底差外,還由于我們沒有注重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及形象思維的培養。針對這種情況,我在作文教學中注意學生的第三種心態,即思維方法要和常人不一樣的心態,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并思考問題。比如,我讓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長城邊有一棵大樹,一個木匠,一個商人和一個作家都看到了,他們想的內容會有什么不一樣呢?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我說:“木匠只是考慮能做幾張桌子或幾把椅子;商人只是考慮這棵樹有幾方,能賣多少錢;而作家則完全不一樣,他會大發感慨,哎呀!好一棵參天大樹,你是否為孟姜女哭長城而流過淚,你是否為吳三桂的倒戈一擊而惋惜過……我們中學生要像作家一樣審視周圍的萬事萬物。”時間長了,在學生的心中,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充滿著生機,都擁有自己的生命,他們能和桌子交流,能和鋼筆交流。
學生觀察、思考問題的角度新穎,思維方法就會別具一格,他們筆端流露出的文字自然就很形象,與眾不同。
參考文獻:
[1]毛志成.中學生應寫大氣文章[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2(6).
[2]褚興中.運用新思維,優化中學生寫作[J].語文教學之友,2002(11).
(新密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