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現代教育要以面向學生、提高素養,以及進行探究式學習為宗旨,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文從“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出發,著重從實踐角度,分析“學生主體”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以及最終的評價機制,試圖進一步優化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學生主體
“學生主體”教學方法是一套以“一切為了兒童,高度尊重兒童,全面依靠兒童”為宗旨,在教材、教學方法以及評價體系等方面全面改革的教育方法。作為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可以說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本文著重從三個方面出發闡述了初中語文“學生主體”閱讀教學的實踐。
一、“學生主體”閱讀教學的基本理念
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主體”的模式,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必須實施“學生主體”教學。“學生主體”教育強調一切以學生為本,把教學重心從教師轉到學生身上,即將教學設計目的從教師“好教”轉為學生“好學”,將教學托付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天性,以學生為教育本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實現教學意義與價值。主要理念包括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和全面依靠學生三個方面。
首先,大腦接收和掌握信息,是大腦通過主動選擇、解釋、組織、推論、儲存等一系列程序構建出信息意義。“教師主體”的閱讀教學方式是灌輸信息,學生處于被動接收的位置。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以學生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從文本中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和主旨思想,注重創新思維,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其次,尊重學生也就是說要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將學生作為一個主動的生命實體來看待,讓學生把握學習的主動權,而教師的工作則是為學生服務,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消化、交流和創新等,并善于發掘學生的優點和成績并加以肯定與激勵。最后,學生既是教育的受體,同時也是教育資源,教師應盡量營造出一個充分依賴學生的課堂。凡是學生能夠完成的部分教師就盡量不要去做,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儲備、思維以及智慧等成為學生進步的資源和能量。
二、初中語文“學生主體”的閱讀教學實踐
(一)“學生主體”閱讀教學在大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大語文教學是與傳統的以課文為主的語文教學相對,強調將語文的學習放置在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下,注重閱讀的整體性和滲透性,豐富課外知識,分為課內閱讀體系和課外閱讀體系。在課內閱讀體系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前讓學生對課文有所了解,并加以思考,以布置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搜集完成主要內容、喜歡的詞句、欣賞的段落(說明理由)、學習感受以及與課文相關的課外知識等。課外閱讀體系中,要用以讀引讀的方式完善課外閱讀補充,教師能夠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的圖書,并每周開設一次閱讀課,實現朱熹的“小立課程,大作功夫”。并積極以讀引寫,讓學生在閱讀感受最深入的時候進行寫作,一蹴而就,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也加深了學生的思想感悟。如某單元集中學習了以自然環境為主題的《敬畏自然》《大雁歸來》《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等文章,學生搜集了大量閱讀材料,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都認為應該保護環境,教師這時就可以提出一個寫作主題——地球在哭泣,推動學生自由抒寫內心感受。
(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學習是針對于傳統的單一學習而言的,是一種創新學習形式。在“學生主體”閱讀教學中被廣泛應用,這種小組合作的形式不僅局限在語文課堂上,整個大語文的范疇都應該以這種小組學習的方式推進,時間上一般至少應維持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段,學習形式也不能僅僅包含課堂討論,還應包括學習任務、學習目標設定和共同完成。教師應該科學合理地建設和管理小組合作學習。
首先,教師應科學地設立和分配學習小組。人數設定為4人左右,座位應相鄰或相近,并通過自薦、他薦或教師選定等方式設立一個小組長,小組長人選確定要求具備責任心,愿意為其他同學服務,并具有一定的協調和組織能力,要能夠配合教師完成組織早讀、收發批改作業、合作學習、幫教等工作的人。小組成員的安排組織也相當講究,要綜合考慮各組間的平衡,學習基礎、表達能力、學習成績等因素,各盡其才,合理搭配。
其次,要制定出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包括不打斷別人發言,自覺傾聽,對別人發言內容發表評論,主動思考,針對別人發言提問,學會歸納總結,學會在沖突中進步,分享他人的思維成果,尊重不同意見等。
另外,采取一定的競爭方式,落實激勵機制。適當的競爭能夠推動學生進步,教師在課堂上注意適當營造競爭的氣氛,對表現出色的小組要加以表揚并落實獎勵,設定一定的評選制度定期評選出優秀小組和個人,并發放一定的獎品。對學生的小組學習過程教師要保持適時的監控,對每一小組的優劣以及重點難點都加以引導,順利完成教學的預期目標。
(三)“學生主體”閱讀教學的評價
評價能夠確定學生水平,提供學習效果的證據,也是教師反饋并糾正學生學習的有力武器。評價體系較為靈活,一般來說,學期評價是按期末評估70%、平時表現30%的比例分配。平時表現有作業、課堂學習、課外閱讀等,期末評估以學校統一組織考查的形式。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可以說“學生主體”教學就是這樣一種方法,在實踐中,這種教學方法尚未做到盡善盡美,但它的科學性是可以肯定的,作為一種優秀的生命教育形式,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學工作者要不斷地進行嘗試和探究,以求完善“學生主體”教學方式。
(瑞金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