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年我到村小支教,發現村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是憑借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幾張卡片實施教學活動。教學既費力,效果又不好。所以在村小亟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彌補傳統教學在情境營造、時空轉換、情感滲透、思維創新上的不足,從而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營造課堂教學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抽象思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維。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必然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感興趣。前不久,我們學校一位老師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課時,他在這節課的導入部分,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一個完全由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機器人,機器人的一個手臂可以動作,并配上了錄音,“咳,大家好!我是機器人小天星,這節課誰表現得最好我就和誰交朋友。”恰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這樣的情境,可誘導學生參與學習。然后,他讓學生指認機器人身體上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這樣的導入,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呈現生動直觀教學,有利于突破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數學知識中,大多數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創設和形象思維的幫助造成的。而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可以變抽象為具體,把靜止不變的圖形符號轉化為不斷運動的活動場景,增強數學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從而強化了重點,突破了難點,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把握。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有一位老師在“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轉化”這一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要求自己動手操作。通過操作有些學生對轉化的過程還是理解得不夠透徹,為了突破這個難點,他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在教學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剪、拼、移的過程,然后再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轉化前后的比較,使學生清楚地認識轉化的全過程,這樣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使學生強化了感知。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村小數學課堂教學仍然十分重視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而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給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深切感受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形象、直觀、生動地顯現出來,學生親身感受和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同時,信息技術的引入,可突破時空的限制,提供豐富多樣的媒體學習資源,創設有意義的學習環境。
例如,我校一位老師在教學“認識乘法”一課時,課件出示了一所美麗的動物學校,在參觀動物學校的具體情境中通過讓學生觀察小兔、小雞的列隊方式,自主探究認識了“幾個幾”。接著通過課件帶著學生一起參觀動物學校的電腦教室,提出“一共有多少臺電腦”這個實際問題,在數數、連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讓學生理解了乘法的含義。最后創設了與大灰狼作斗爭營救小動物的情境,由于多媒體現代化技術創設的情境相當逼真,學生們完全融入其中,都想救出小動物,所以爭先恐后地回答大灰狼提出的問題,通過這個環節對新知進行了鞏固和延伸。整堂課中,將乘法知識的學習,串成一個故事情境,讓學生不斷聯系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大課堂容量,有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
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使教育由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一塊黑板的課堂教學走向屏幕教學,我們可以把要呈現的內容制作成精美的課件,顯示大量的教學信息,使教師在教學上游刃有余。而且,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多樣性、新穎性、藝術性和趣味性等特點,它能幫助學生充分感知和深入理解教材,迅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加快了學生理解進程,增強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縮短了學生對同樣內容的接受時間,為增大課堂練習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在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加快現代教育技術在村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充分發揮其輔助教學的功能,使村小的課堂也變得生動,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最大程度地喚起農村孩子的潛能,達到校際的均衡發展,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濱海縣東坎鎮東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