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的地理教學給地理教師提供了創新的平臺,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在備課、選擇課型、營造學習環境、運用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值得地理教師認真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
初中地理老師必須從多方面抓好地理教學,更新觀念,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培養學生地理興趣,地圖能力,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拓展延伸和課后反思,抓好學法指導,注重師生互動,激勵性評價學生,都是抓好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手段。經過多年的教學,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駕馭地理課堂教學的經驗。
一、深入挖掘教材
《課程標準》中指出:教材是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教材的分析絕不是簡單的教材體系和知識結構的分析,地理教師要精心地去備課,不但要備教材內容本身,更要備學生個體。通過反復鉆研、感悟去挖掘教材潛在的東西,向學生展現知識。挖掘教育資源,捕捉有價值的教學資源,靈活恰當地根據學生反應,調節教學節奏和教學內容。教師要把握教材,駕馭、處理、整合教材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所教授學生的學習現狀,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整合教學資源,使教學設計更趨于科學合理。有時候,有必要也可以添加和刪除一部分教材。
二、創設問題情境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從學生的生活體驗、認知能力出發,去創造性的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在“旅游業”的教學中,教師最常講旅游業是“無煙工業”,投資少、見效快、利潤高,學生馬上就會聯想到,實際中并不是這樣,旅游景區的垃圾袋、一次性筷子、生活污水、汽車尾氣等污染現象,景點投資了幾百萬資金,但收益少得可憐等問題,如何才能使旅游業持續發展呢?學生真正感受到在生活中離不開地理,學生自然就會興趣盎然。這樣讓地理生活化,讓學生感受生活中離不開地理知識,感受到地理的魅力。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知識經驗和情緒狀態,要創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把學生當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勵、寬容,給學生不斷的信心,鼓勵他們敢于創新,允許他們提問、討論和交流信息。這樣整個課堂的氣氛就更加輕松、愉快,學生在合作中思維就更加活躍,討論也更加積極,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探究學習,探索熱情就會更高漲,合作的欲望就會更強,課堂就會更加生氣勃勃。
四、突出“三板”,優化教學策略
三板是板書、板圖和板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簡稱。如三朵鮮艷奪目的花開放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永葆青春。它是地理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部分,是地理教師運用書面語言進行教學的有效方式,三板是地理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在課堂教學中能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畫,邊適時板書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學生邊聽邊記,注意力隨著老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由轉移,做到思維集中、視聽結合、手腦并用,可大大提高學習效果。如在講授長江內容時,老師先在黑板上用粗線條畫出長江干流略圖,后邊講邊填出它的發源地、注入的海洋、依次流經的省區的簡稱等。在講上、中、下游的劃分時,把宜昌和湖口兩地的名稱用色筆標在干流上。接著講長江的支流,用色筆自西向東畫出主要支流,邊畫邊講哪些在上游、哪些在中游及其與長江干流的交匯處。在此基礎上再畫出長江干流剖面圖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后得出不同河段的特點。能有效的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各種地理現象的特點、成因,更好地掌握地理原理和規律,同時對老師嫻熟技能的敬佩、崇拜之情也能激發學生對本學科的興趣和熱愛。如果老師經常地邊講邊畫,使教學內容漸次出現,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緊緊牽引學生的視線與思維,學生學得容易,聽得入迷,自然就潛移默化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這對學生的填圖、繪圖訓練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充分運用情感教育
地理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95e23bed02cde4241b6af9ac409befd4,培養學生動手創新、大膽幻想、接觸實踐的能力,開發學生的智能。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我認為情感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只有“樂知者”才能“奮而忘食,樂而忘憂”,達到“欲罷不能”的境地,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這幾年,圍繞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精心設計教學,讓學生主宰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課堂成為學生“自我表現的場所”,多創設情境,給學生接觸實踐的機會。例如,在教學“學看地形圖”這一課時時候,我讓學生用橡皮泥做成山體的模型,然后按海拔高度分層沿著橡皮泥的邊緣繪制等高線,學生既明確了等高線地形圖繪制的過程,又理解山體不同部位等高線的特點。
六、明確地理概念
明確了地理特征,便于區分地理事物。如何詮釋具有一定抽象意義的概念,鑒于初中生認知概念比較模糊,學生個體差異比較大,但視覺敏感度比較高,教師要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可結合家鄉具體的地形情境,可運用圖片、視頻,生動直觀地展示,學生易于掌握。如教學地勢、地形這兩個概念,學生不易分清。地勢,哪邊高哪邊低,可展示中國三級階梯示意圖,從方位看,西高東低;地形,看地圖的顏色變化,另外展示各種地形的圖片,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會發現,地形和地勢的概念的區別,而且學生學會了閱讀地圖的方法,培養了他們的讀圖能力。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教無定法,只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寓教于樂,讓學生愉快地學到地理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使學生主動獲取地理知識,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地理課堂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周仁永.淺談如何調動積極因素上好地理課[J].中國校外教
育,2011(11).
[2]蘭惠萍.人文教育維度下的地理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萍鄉高
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
[3]張兆顏.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有效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J].
新課程學習(中),2011(5).
(徐州市銅山區銅山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