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為了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對中專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程;中專數學;問題及對策
一、中專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較為落后
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中專數學教學內容也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其中一些探究性的題材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學習途徑。但是由于一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全面的提高,依然存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課堂講授過多,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過少,因此,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學生的負擔過于沉重
在我國中專階段的學習中,學生的負擔依然過于沉重,其中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追趕學習進度,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將三年的教學內容在兩年內完成,最后拿出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對口高考前的復習。
其二,依然采用“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大量的采用“概念——例題——練習——習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進行大量機械性的重復訓練。
其三,忽視了基本的教學概念,過于強調題型的訓練。由于這一系列問題的存在,在無形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二、新課程標準下針對中專數學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對抽象、復雜,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逐漸掌握,使學生能夠經歷數學化過程的經驗。中專數學教學更加提倡在情境中解決問題,因此,對教師也提出了相關的要求,教師要學會創設情境,將教科書的知識轉化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究,幫助學生自己去建構知識。其中教師應善于在課始階段設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數學的殿堂,不斷開啟他們智慧的大門。
(二)注重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中專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避免灌輸式的教學,應倡導主動探索、動手實踐以及合作交流等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發展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應注意從教材的例題以及平時所練習的題目中,進行合理的選材、組材,編制出研究性的學習素材來激發學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良好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探究、合作式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理念下更加注重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以及主動發展,這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的不斷創新課堂角色的轉變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在課堂中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和激發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教師的課堂教學組織以及教學目標的確定,都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課堂上應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動口、動手與動腦,促進學生主動地參與、探索、實踐,切實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改善學生學習方式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中得到逐步的普及,并且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多媒體可以提供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圖文并茂,能夠將抽象、復雜的概念形象化。中專數學將會涉及到很多的定理及概念,面對這些抽象的東西,學生往往難以接受與消化通過多媒體,可以將這些內容形象地展現出來,以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五)轉變教學理念,強化師生互動
新的中專數學課程定位于面向大眾的基礎課程,讓學生在職業技能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需的數學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功能轉變。這樣的定位適合面向全體中專學生,可以滿足不同層次中專學生發展對數學的需求,更好地發揮中專數學知識對所有中專學生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出發點。
總之,中專數學教學方式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的過程,教師應積極地參與其中,不能盲目地依賴于某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愛敏.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教學新探[J].新課程學習,2010(4).
[2]武濱.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開展高中數學教學[J].讀寫算,2010(9).
(阜寧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