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體育是整個教育的重要部分,學校體育均衡發展對個體、學校甚至是社會都具有特殊意義。
關鍵詞:學校體育;均衡發展;意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8年體育運動憲章指出,在教育體系及社會生活其他領域中,應通過提供參加體育活動的充分機會,讓所有人不受限制地接受體育教育,保證個人發展的基本權利。
一、學校體育均衡發展開闊了個體的教育視野
個性教育是21世紀教育一個重要的創新。它主要體現在培養模式和環境的寬松性,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社會生活的科學化、現代化、國際化強烈地呼喚著人類要以自身鮮明的個性適應時代、改造時代。同時希望人類以自身導向健康、和諧的方面,但是良好、積極的個性不是先天的,它需要教育的引導和培植。快樂體育、情景體育、創新體育、和諧體育、成功體育、主體體育都是具有個性化的教育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
二、學校體育對學校管理方面的影響
1. 全面貫徹教育的方針,面向全體學生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學校體育要堅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為現代化建設培養全面發展人才而服務的基本方向。要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正確處理體育與德育、智育的關系,轉變傳統教育指導觀念,改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確保學校體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應有的地位,要堅決貫徹執行我國有關教育、體育的方針、政策、制度與措施。學校體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都享有體育的權利,這是我國教育性質和制度所規定的,也是學校體育的主體地位所決定的。因此,要動員和組織全體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使他們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對少數有生理缺陷或者有某些疾病的同學,要盡可能地安排他們進行適當的保健體育、醫療體育和矯正體育活動,幫助他們改善體質狀況,提高他們的健康水平。
2. 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衛生保健工作的結合
學校體育工作與衛生保健工作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不可分割的兩方面,必須統籌安排,緊密結合起來進行。學校應全面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堅持定期對學生進行體格檢查,建立學生體格健康卡片,并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問題,采取必要的措施。學校對病殘和體弱的學生,應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區別對待,組織安排適當的體育活動。此外,還要注意學生的營養和學校環境衛生條件。
3. 學校體育的發展促進學校對體育的軟件和硬件的投入
目前,國家整體的經濟實力還是無法提供涉及幾億人口、惠及千家萬戶的學校體育需要的物質條件,只能盡其所能提供部分學校體育的需求。這種情況導致學校體育發展不均衡。學校體育的發展是一個無形指揮棒,使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各個學校不斷加強對學校體育事業的投入。同時學校體育的發展主要標志之一就是學校體育設施的建設,學校的體育設施是學校發展的橋梁,與兩者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只有體育設施發展上去了,體育教學才有了保證,這樣學生全面的發展才成為可能。
三、學校體育對社會的貢獻
1. 學校體育在全民健身計劃中的地位和意義
學校體育對增強民族體質,提高民族素質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世界正處于激烈的國際競爭和新的技術革命的挑戰時代。抓好學校體育工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促進他們身體的正常發育,增強他們的體質,而且能夠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習慣,發展運動能力,為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維護自己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抓好學校體育,對擴大我國的體育人口,推進體育社會化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青少年兒童是我們國家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在校生有3億人,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4。所以,學校體育的發展是我國體育人口的重要部分。同時抓好學校體育,使學生受到良好體育教育,走向社會后就可以成為社會體育的骨干力量,這對推動我國的體育普及,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擴大體育人口,加速體育社會化的進程,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2. 學校體育為競技體育輸送人才的功能
學生時代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學生接受了十幾年的學校體育教育,掌握了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術,在大量的學生中間完全可以培養出優秀的體育人才。
3. 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
我國學生眾多,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經濟實力的加強,學校體育也將向前發展,對體育商品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不僅那些適用的、廉價的體育用品,而且那些標準的、造價較高的體育用品也逐步進入學校。目前,學校體育用品生產還滿足不了需要,發展潛力很大。另外,學校原有的不合要求的體育設施要進行維護和修理完善,還需要一個過程分批實施,同時還要新建一些學校的體育設施,以滿足教學和課外活動需要,這里就蘊藏著巨大的商機。這必將推動經濟發展,成為21世紀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鹽城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