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肢解消費產業——
上午在青海見客戶,下午飛到了上海談項目,《英才》記者的電話采訪也跟著九鼎投資消費產業基金執行總裁王建輝“神游”了一圈。
今年10月才宣告成立的九鼎投資消費產業基金,募資規模已經超過了10億元。這是九鼎投資繼醫藥產業基金、礦業產業基金之外,成立的又一家專注于單一產業領域的投資基金。
投資圈子里,房地產基金、醫藥基金可能較為常見,但消費產業投資基金卻并不多。這個產業特質鮮明:完全競爭,受經濟周期影響小。
九鼎成立專業基金的算盤則是:整合消費領域的增值服務能力,形成獲取項目的核心資源。
當前投資機構間的競爭,早已不再是募資的問題,而在于誰能搶到好項目。
消費產業的相關投資一直十分火爆。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庫數據顯示,2005年至今年上半年,已經披露的中國消費品部分產業的投資事件為372起,其中已經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285起,投資總額為84.45億美元,平均投資金額為2964萬美元。相比于其他產業而言,中國消費品產業領域的投資事件可謂密集。
拿九鼎來說,對消費產業是按照需求來劃分的,其中包括以家庭和人為單位,解決人們吃穿住用行等需求的產業;包括以企業為單位,提供財務等各方面服務的產業;包括政府為社會服務的需求,例如工程建筑產業等。
而明石基金的分類則是,一般性消費,滿足基本衣食住行;小康性消費,消費升級,中高端產品類消費企業;炫耀性消費,性價比完全偏離的產業。
這是一個覆蓋面廣,和消費者最為親近的產業,它不像醫藥產業投資有一定的特權性,屬于國家證照類產業;這個產業也不像礦業投資,會受資源壟斷、政府許可等因素的影響。
消費產業幾乎是所有產業中最為公平的,因為能夠脫穎而出的企業一定是了解消費者、知道如何服務消費者,并能應對激烈競爭的團隊。
但要怎樣在這個覆蓋面廣、細分領域多、需求變化快的行當里,找到能夠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團隊,這是個問題。關注度減弱可以說,當下正是消費產業投資的春天。
雖然消費產業各個子行業間的成長速度并不一樣,但隨著中國中西部以及農村消費能力的逐步釋放,服裝、家紡、鞋類等細分領域的發展速度和市場前景,得到了不少投資人的關注。
“這些年服裝、成衣等企業上升比較快,現階段極有可能會出現幾個強勢品牌。”中興合創創始合伙人唐祖佳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
不過,服裝產業的投資可能是一個慢熟的過程。
唐祖佳也表示,由于中興合創創立時間不長,雖然對服裝等產業看好,卻并沒有實質性的投資,“我們的基金運作時間比較短,需要幾個‘快項目’給我們的LP交代,而成衣在國內A股市場的退出上,并不那么順利。”
除此以外,食品、飲料的投資依然是最為集中的。食品主要包括休閑食品、方便食品制造企業以及乳制品制造企業。飲料則主要包括酒精制品、鮮果飲料制品企業。
不過,雖然各大研究機構都對消費產業表示看好,但從今年上半年中國消費品市場股權投資情況來看,VC/PE對中國消費品市場的關注度卻有所減弱。
清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引領消費品市場投資的食品、飲料產業飽受食品安全之困,業已引起中國食品信譽危機,投資風險增大;二是部分消費品細分領域,如家電、汽車等領域較為成熟,資本可進入機會不大;三是資本市場對新興領域的熱度較高,如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而對傳統領域的關注度減弱。
中高端市場機會
香港中高檔超級市場city'super(中文名即超生活),近期宣布加速進軍內地市場,未來3年將在內地加開3—4間分店。這仿佛是一種信號。
“內地中產階級已經快速成長起來,有5%的消費群,可能會先買名表、名包,等到買得差不多了,就會想要吃得好一點,玩得好一點,這些人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客戶。”超生活集團總裁鄔嘉華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
相比奢侈品、貴重金屬等細分消費領域,其他領域出現高端品牌的幾率較小。出于對食品安全和誠信等方面的擔憂,中高端消費領域的投資從一開始就意味著成本、時間的巨大投入。
拿超生活超市來說,為了控制食品質量,除了在每一批貨進入超市之前需要經過各種檢驗,還得從源頭、到供應鏈、到賣場的處理等各個環節增加大筆投入。
在當前消費升級的導向下,中高端消費市場所顯現出的潛力非常大。和鄔嘉華一樣對中高端市場嗅覺靈敏的投資人很多,但猶豫者也不少。因為從一定程度上說,中高端消費領域的投資需要投資機構有更多的資金、更大的耐性和更專業的運作團隊。
“從一開始就奔著質量和品牌去的企業,基本上無法和純粹市場化的企業競爭,因為其成本比較高,不太公平。如果沒有資本的介入,特別是做并購的基金的介入,這樣的品牌很難塑造出來,企業也很難成功。”唐祖佳表示。
但隨著人們在消費領域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未來真正具有核心優勢的消費企業,無疑是那些經過市場驗證的品牌類企業。在唐祖佳看來,這樣的企業需要培養。
“資本的介入,可以把一個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做垂直整合,從來源、加工、到終端消費,各個環節都保證一個比較高的品質。同時在競爭中,付出更多的額外成本,建立市場品牌。”唐祖佳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國產的奶粉、餐飲服務類產業等極有可能出現中高端品牌。
中高端消費企業不是投多少錢就能“投出來”的,真正懂中高端消費市場的投資人并不多。而愿意下決心做中高端的企業家就更少了。“這樣的企業,每一個產業50個企業里能有一個就不錯了。”但唐祖佳依然看好中高端消費產業。
投資“小眾”
最近,A股市場一波文化傳媒板塊的走強行情,將這個領域的投資吸引力推向公眾。
10月24日,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鳳凰傳媒)IPO申請獲準,成為推行“文化新政”后的首單文化企業IPO。公開發行前,公司僅有2名股東:鳳凰集團持18.86億股,PE巨頭弘毅投資持1.5億股。
事實上,先知先覺的PE早已開始掘金文化消費產業了。2010年,共有21家文化企業實現上市,其中有14家企業有PE/VC參與;截至目前,據不完全披露,全國共有40—50只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總金額約有300億元人民幣。
現階段,投資人看得更多的,還是消費產業越來越小眾的一些新投資機會。
優勢資本副總裁張甜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跟老齡化相關的服務,或將成為一大投資熱點。“未來的養老服務,包括新的養老模式、業態和服務方式,都有可能帶來投資機會。三五年內,養老市場將出現很大變化。”
張甜看好的另一個消費服務領域是農業。“中國農業已經初步開始走向集中化和專業化,有些配套服務需要更加專業化和細分化,如果對傳統農業及其上下游進行深入研究和發掘,這個市場將打破分散競爭。一旦這個市場發展起來,規模一定是千億級別。”
還有一些特別小眾的消費市場也值得關注。比如明石基金執行總裁高峰提到的直升飛機投資。“直升飛機在國外已經很成熟了,國內還沒有開始。因為航線是軍方管,80%軍用,20%民用,一旦國內開放更多的航線,私人飛機就有了更多的機會。”
消費企業怎么投
完全競爭的消費產業領域,投資行為稀松平常,但這并不意味著投資更為容易。
王建輝認為,如果一開始在消費產業里的投資沒有布好局,其后續的發展就會相當吃力。“比如說對產業發展空間的考量,拿服裝企業來說,除了要看其銷售量、銷售額、利潤是否已經處于產業前列以外,還要能夠理解產業留下的利潤空間。”
在女裝產業,投資人約定俗成地基本按照8倍左右去定價,利潤空間比較好。但是運動系的服裝就不一樣了,其定價基本在2—3倍左右。現在的運動系服裝又開始升級。百貨大樓開始把運動系服裝縮小規模,引入戶外用品。運動和戶外有關聯但是又有不同,因為戶外是按5、6倍以上的定價去定位產業的。可以看到的是,如今做運動系服裝的企業開始慢慢輸給了戶外。
除了先期布局,好的商業模式在投資過程中也極為重要。
在運動鞋領域,也有一個“晉江模式”。在361、安踏等晉江知名運動鞋品牌出現之前,浙江、廣州和福建的莆田等地也有不少廠商在做運動鞋,但卻最終沒有打響品牌、贏得市場。原因就在于,當這些地方還在做著傳統代理商的時候,晉江的制鞋廠已經開始從品牌構架、統一標識方面發力了。
隨著品牌的逐步建立,晉江的鞋企們開始建立自己的經銷商渠道。開店的成本由制鞋廠家和經銷商共同承擔,開店的裝修由經銷商負責,而貨品則由鞋企賒給經銷商。按照這樣的模式,鞋企的代理商們專門投資專賣店,而鞋企則提供貨品。不僅現金流更充足了,而且經銷商不用花錢就能進貨,就更愿意多進貨多賣錢了,對品牌的忠誠度也提高了。
“在消費產業,這種方式被稱為傻瓜模式加利益驅動。除了要看重所在產業的利潤空間、發展趨勢和土壤,也要看重長期的發展空間。”王建輝說。
而對九鼎來說,其專業化的消費產業投資基金,能整合的增值服務更多。
九鼎曾經看中一家做互聯網廣告營銷代理的企業,類似于實體的廣告代理商。互聯網廣告代理更傾向于年輕群體,這家公司不到三年時間就做到了產業前三名,利潤差不多2000萬。
王建輝認為,這家公司對于電子商務和營銷的理解比較透徹,但要是純粹只做互聯網廣告代理卻沒什么前途。因此,王建輝重新為這家企業做了戰略規劃——在網絡廣告代理之外,拿出一部分精力去做地面企業的網絡代運營。“比如一個廠家只擅長生產,不懂后面的網絡銷售。這家企業就可以為該廠家做網站、在淘寶開店、提供網絡運營等多種服務。如此一來,該廠家的業務范圍就大大提高了,盈利點也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