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營業收入7.5%的增長,全球最大的制藥公司輝瑞制藥近日宣布,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7.4億美元,兩項數據較同期增幅均超過300%。基于此,輝瑞制藥宣布上調2011年的業績預期。
先是有出售惠氏的舉動,再是業績逆勢增長,在遭遇全球醫藥行業變革與突破不容樂觀的當口,這家擁有162年歷史的企業,為何有如此強勁的發展勢頭?在企業的百年歷史中,又有哪些成功的因子貫穿在輝瑞始終?
兩個查爾斯
幾乎所有的家族企業都起家于一個偶然的瞬間,成名于一個罕見的歷史機遇,輝瑞公司也不例外。
1848年的美洲新大陸,用寬容的目光注視著一切向她停靠的船只。在這場移民潮中,一對德國表兄弟來到了紐約,表哥是查爾斯·輝瑞,表弟叫查爾斯·厄哈特,出生于德國的路德維希堡。滿懷著對自由與冒險的向往,這對出身富庶的表兄弟懷揣著向輝瑞父親借來的2500美元,開始了實現“美國夢”的冒險里程。
在德國時,查爾斯·輝瑞是名藥劑師學徒,這段從業經歷,讓他掌握了一些化學知識。查爾斯·厄哈特則跟著叔叔學過制作糖果的手藝。這兩門看似稀松平常的謀生技能,對后來輝瑞公司的大放異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849年,25歲的輝瑞和表哥厄哈特一起,在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座紅磚樓里,建立了查爾斯·輝瑞公司。通過對北美市場的調研,他倆得出結論,制造當時美國不生產的特種化學品才能獲得成功。
彼時的醫療衛生水平尚不發達,腸道寄生疾病司空見慣。當時美國人服用的是一種名為“山道年”藥物,驅除腸道寄生蟲。這種藥藥效很強,但口感很苦。聰明的輝瑞兄弟靈機一動,將這種藥物與杏仁太妃糖混合配制,做成塔糖形狀,使其吃起來就像太妃糖一樣美味。此藥一經推出,大受歡迎。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因此一炮而紅。
穩步擴大生產規模、不斷尋找新機遇,在輕松撈到“第一桶金”后的十年間,輝瑞公司的發展相對平坦。而戰爭,讓其獲得了又一次發展契機。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打響,傷員需要大量藥品,止痛藥、解毒劑、防腐劑的需求與日俱增。在查爾斯的授意下,地處美國北方的輝瑞公司開始向北方軍隊提供大量的藥品。到四年后南方軍隊投降時,輝瑞公司獲得了極大的發展。1868年,輝瑞公司總部一舉遷到曼哈頓華爾街區,以適應日益擴大的公司規模。
經過20年的錘煉,查爾斯·輝瑞與查爾斯·厄哈特已然成長為成功的企業家,強有力的進取精神和不拘泥于現實的創新精神,成為了他們成功的關鍵。
對于輝瑞公司來說,1876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一年,世界博覽會百年慶典在費城召開。工業時代的世博會總會帶給人們許多意外和驚喜。在那屆世博會上,貝爾的電話讓世界驚奇,愛迪生也開始在世博會上嶄露頭角。而輝瑞公司,第一次在數以萬計的參觀者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并斬獲了博覽會最高榮譽獎。
1899年11月20日,在慶祝公司成立50周年之際,查爾斯·輝瑞在談到他的成功秘訣時,頗為動情:“我們的目標始終如一,那就是生產最高品質的產品,并以最有效的理想方式完善它,其目的是為我們的顧客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為了我們下一個50周年慶典,我們必須時刻牢記——質量才是最關鍵的。”這句話距離現今已有100多年,但是輝瑞定下的企業宗旨卻歷久彌新,在一代代輝瑞掌門人的手中忠實地傳遞。
勤雜工掌權
1900年,76歲的輝瑞仍在工作,其掌管公司長達51年。但此時的他,因為交接班的事情很頭疼。輝瑞的兩個兒子沉迷于玩樂,對于家族事業毫無興趣。出于無奈,輝瑞只得對公司進行改組。一方面,他需要尋找一個強有力的執行者,再創輝瑞輝煌;而另一方面,作為父親,他也想把輝瑞公司的權益盡可能地留給自己的子孫后代。
此時,有一個叫約翰·安德森的小伙子走入了輝瑞的視線。1871年,16歲的安德森就進入了輝瑞公司。起初,他只是一名負責掃地、打水的“勤雜工”。由于勤奮好學,在18歲那年,他成為了輝瑞公司的一名業務員。到1882年,業務能力突出的他成為了輝瑞公司在紐約之外唯一的辦事處——芝加哥辦事處的負責人。
于是,在將帥印交給長子小查爾斯的同時,老輝瑞在董事會中引入了約翰·安德森這個唯一的外
姓人,并讓他享有1%的輝瑞股份(其余99%平分成三份,分別由輝瑞的繼承人小查爾斯、埃米爾和厄哈特的兒子威廉·厄哈特獲得)。
但是,長子小查爾斯卻辜負了父親的厚望。在他執掌輝瑞的1900-1902年間,輝瑞公司在房地產項目上虧損了200萬美元。老輝瑞這時也明白,單靠家族式的運營顯然不能賦予輝瑞更美好的未來。
在1905年底的一次特別董事會上,鑒于小查爾斯不愛江山愛游戲,只熱衷于打獵和越野障礙賽馬,老輝瑞讓幼子埃米爾替換了長子,同時進一步提拔安德森擔任公司的CEO,并與安德森簽署協議,后者可獲得公司利潤的25%作為酬勞。
一切安排停當,一年之后,老輝瑞去世。而埃米爾則與安德森配合密切,始終在名義上控制著公司,直到1941年,創造了兩代人控制家族企業長達92年的紀錄。
也許,老輝瑞一生中所做的最具遠見卓識的決定之一,就是把公司交給了約翰·安德森管理。因為輝瑞的下一個時代,屬于約翰·安德森。
在接下來的四年,安德森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作為行政委員會的主席和公司董事,1910年,他提出進行股權重組,使每一個股東都占有公司1/4的股票。也就是自那時起,安德森持有的輝瑞公司的股權,從1%增至25%。
自安德森接手之后,輝瑞9年內的銷售額增長了3倍。1914年1月29日,在董事會選舉中,安德森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董事長。埃米爾·輝瑞和威廉·厄哈特僅擔任公司總裁和副總裁。
然而,處于事業上升期的安德森此時卻遭遇了發展瓶頸。當時,輝瑞公司的檸檬酸是其主要利潤來源。但是,當時生產檸檬酸的原料主要來自意大利。隨著一戰的爆發,由于海上封鎖和意大利檸檬種植商的卡特爾協議,輝瑞的原料供應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好在,安德森早已預計到了過于依賴原料進口的后果。一戰前,他建立了實驗室,著手研究通過糖發酵的方式生產檸檬酸。輝瑞的化學家詹姆士·科里和他的助手賈思伯·凱恩研究出了糖轉化成檸檬酸的工藝。于是,作為輝瑞的掌門人,安德森做了一次具有戰略意義的冒險:將原來的設備全部更換,按照新的工藝流程生產檸檬酸。1923年,輝瑞徹底擺脫了歐洲柑橘種植商的限制,并成為美國最大的檸檬酸生產廠商。
1929年1月,安德森辭去了董事長職務,只繼續留任執行委員會。威廉·厄哈特成為了新任董事長,埃米爾·輝瑞擔任總經理,安德森的兒子喬治成為了副總經理。
一戰后的經濟大蕭條讓輝瑞的日子很難捱。1931年,輝瑞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27%,凈收入下降了58%。此時,埃米爾力挽狂瀾,私人拿出25萬美元,用來維持員工每周三天的工資。雖然員工的工資因此降低了10%,但是,沒有一人被解雇。
同年,威廉·厄哈特帶領輝瑞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大規模量產葡萄糖酸,供應給食品、飲料、制藥和紡織行業。1934年,輝瑞終獲柳暗花明——銷售額上漲了18%,凈收入增長53%,在沒有減少任何一支生產隊伍的前提下,成功熬過了經濟大蕭條。
1936年,輝瑞已經是全球領先的發酵化學企業。在葡萄糖酸和檸檬酸生產的技術、經驗之上,輝瑞開始大規模量產維生素C。
厄哈特1940年7月逝于董事長任上,他留下的25200股輝瑞股票,以130萬美元的價格轉讓給輝瑞家族的繼承人。
家族色彩褪去
1941年,安德森的兒子喬治·安德森,接手了埃米爾·輝瑞的位子,成為總裁,同時兼任董事長。在其后八年的任期內,他帶領輝瑞從主營化學品延伸到對抗生素的研究,開啟了輝瑞公司一個嶄新的時代。
如果說,美國南北戰爭曾讓輝瑞公司“一戰成名”,第一次世界大戰讓其“陷入低迷”,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戰則給輝瑞公司提供了一個絕好的發展機遇。
戰爭使美國人意識到青霉素的潛力不可小覷。1941年,輝瑞公司響應美國政府的號召,與默克、施貴寶等公司一起參與研發青霉素的批量生產。但是,這種活性物質很難提取和保存,青霉素的批量生產一度陷入停頓。
1942年秋,當年研究檸檬酸的凱恩建議公司嘗試使用在生產檸檬酸上已經非常成熟的深罐發酵法。于是,全體員工押上自己作為輝瑞股份持有者的那筆財產——數百萬美元,買下公司附近一座閑置的制冰廠,很快以最初預計產量的6倍生產出了青霉素。此舉,最終成就了輝瑞公司大規模生產青霉素的夙愿。
之后,輝瑞公司同意和其他競爭對手分享自己的發明,美國政府批準了19家公司利用輝瑞的深罐發酵方法生產這種抗生素,以供應戰爭之急需。1944年諾曼底登陸一戰,美軍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搶救傷員所用的青霉素中,90%是輝瑞公司的產品,在之后的戰事中,盟軍所用的全部青霉素,有一半以上來自輝瑞。雖然其他公司拿到了輝瑞的技術,但是沒有一家能夠接近輝瑞的產量和質量。
喬治的另一項功績是極力游說董事會允許輝瑞的員工購買埃米爾的遺產中的公司股票。1942年6月22日,輝瑞公司的股票以每股24.75美元的價格正式上市。喬治·安德森此舉,完成了輝瑞公司從家族企業向公眾公司的轉化。
雖說輝瑞公司憑借青霉素大獲成功,但是,由于當時青霉素不具有專利保護,依然沒能改變輝瑞化學原料供應商的身份。1960年,在輝瑞公司迎來百年慶典之后的第一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管局正式批準了土霉素產品的生產,而這個產品,是第一個用“Pfizer”商標在美國出售的藥品。從那時起,輝瑞公司的身份就此改變,它不再是一家化學原料供應商,而是一家制藥公司。
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輝瑞公司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沉浮,發展多是有驚無險。
進入21世紀,輝瑞公司以600億美元的股票價格收購了世界制藥企業二十強之一的瑞典企業法瑪西亞,使輝瑞再次回到制藥業的第一把交椅。而這一步,也許僅僅是這家具有百年歷史的企業進行重新戰略布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