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大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載體。本文結合當前高校大學生社團實際,具體分析了社團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相應地從社團自身建設和建立健全規范的管理新模式兩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高校 社團建設 管理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1-0035-02
大學生社團是由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章程,自愿組織的、相對獨立開展活動的學生群眾性組織。它是在校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形式,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載體。大學生社團日益成為高校中具有較強凝聚力的群體,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不容小視,為進一步加強社團建設,促進社團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
一 高校大學生社團蓬勃發展的原因
1.社會飛速發展的大背景決定的
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只有具備完善的知識結構、健全的人格才能在未來的人才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大學生已充分認識到僅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競爭的需要,需得到多方面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歷練、品德的修養才能提高競爭力,大學生社團正是迎合了大學生的這種需求而得到廣泛的青睞。
2.當前進行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決定的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班級建制出現了失穩,學分制實行后產生的班級概念淡化使得許多活動無法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許多活動從班級中退出,學生社團承擔的比重相應增加。社團活動因其聚集方式的靈活性,許多學生在活動的開展中找到了歸屬感,在和其他同學的交流過程中,獲得了認同感,在集體的相互促進中增強了責任感和榮譽感。
3.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決定的
社團在學校精神文明建設中起著提升層次、構建載體、凝聚學生、示范群體的作用。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最終是要落實到不同的項目和層面,社團組織就是個很好的項目和層面,而且是學校黨團職能部門精神文明建設的助手。
4.第二課堂自我教育的有效性決定的
學生之間的平等性是學生社團的一大特點,學生社團之間擁有共同的興趣,這種因共同興趣聚集的群體在相關知識的學習方面極易形成相互影響和自覺進步,而且由于其成員間的平等性,每個成員的創造性能夠得到最大的發揮。這種自我教育的形式非常有效,較之教室授課的“滿堂灌”有無法比擬的優勢。由于具備這種自在的優勢和特點,社團已成為每個想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學生的向往之地。
二 大學生社團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社團呈健康向上的態勢,但在社團管理和社團活動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值得重視。
1.社團運行機制不完善
大學生社團作為一種非正式的群眾團體,自我教育的自發性和活動的靈活性特征十分明顯。大學生可憑個人意愿只繳納一定會費就可自由加入各類社團,而社團對成員的要求沒有十分嚴格的限制,社團成員素質參差不齊;有些社團的內部管理混亂,出現經費亂用、私刻印章、章程落實不力的問題;有些社團活動流于形式,隨意性大,管理部門無法有效監督,存在嚴重的空擋和失控現象。
2.社團發展不均衡
大學生基本是按照自身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社團的,在各高校社團發展中,從學生社團數和社團規模上,興趣愛好型社團數量多,且規模龐大;學術科技型社團和社會公益型社團次之;理論學習型社團往往是門可羅雀。與此同時,社團活動整體缺乏穩定性,缺乏持久的活力,各社團的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3.社團指導力度不夠
有些學校只注重社團的成立,對社團開展的活動管理不夠、指導不力,有的學校甚至對社團采取“自生自滅、去留自由”的態度,導致社團活動與學校中心工作有時嚴重脫節。大部分社團根本沒有配備專門的指導教師,即使配備了,在社團管理辦法中,對指導教師的責、權、利也沒有明確規定,造成一部分指導教師對社團的活動從不參與或指導很少。
4.活動經費有限,活動場所不足
當前大學生社團的主要經費來源是:社團成員繳納的會費、學校學生社團活動基金的投入。但是社團相對于有著“官方性質”的學生會而言僅是“民間”團體,學校對學生社團的重視程度不夠,投入到社團的活動經費有限。在活動場所方面,絕大部分社團沒有固定場所,這給社團活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于社團的管理和活動的策劃,這也是一些社團曇花一現的主因。
三 高校大學生社團建設路徑選擇
1.加強社團自身建設
第一,有完善合理的組織機構和工作制度。社團成員需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組織紀律嚴明,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對社團成員的出入要嚴格控制,招收新成員后可根據成員的表現進行嚴格挑選;對不合格的成員要做好教育工作,對屢教不改者取消成員資格,保證社團規模的穩定和成員素質的提高。社團既要有健康完善的工作計劃,又要有立意新、品位高、策劃精、獨具特色的社團活動,擴大社團自身影響力。
第二,具備團結向上、凝聚力強的領導核心。社團負責人通過公開競選、民主選舉的方式產生。社團負責人應有做事積極主動、踏實勤懇、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敢于承擔責任,甘愿為他人服務、為社團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謀私利。
第三,有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社團經費賬目由專人負責,建立經費收支賬目,實行帳目公開化,社團負責人或其他成員不得隨意處分和占有社團財物。
第四,有掛靠單位或指導教師。社團可以自主聘請或由掛靠單位選派若干政策水平較高、學術造詣較深或在某些方面有專長、關心學生社團活動的專家、學者或教師擔任指導教師、顧問或名譽社長,對社團活動和發展給予必要的指導,從而提高社團活動的品位。
第五,加強社團對外聯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優勢,為企業和社會發展做貢獻,同時也可得到企業和社會的經費支持,解決社團活動經費短缺的困窘境地,使社團活動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有效地開展。
2.建立健全規范的管理模式
第一,謀求政策的支持。社團活動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作為第二課堂的主要陣地,是第一課堂教學的延伸,對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可將大學生社團活動和學校選修課“聯姻”,在政策上對大學生社團活動給予相應的支持,如可將社團活動定為選修課,學生作為社團成員積極參與到社團活動中,就可得到相應的選修課學分;社團指導教師作為選修課老師,學校給予課時津貼,并負責對社團成員進行全面考核。這樣既滿足了學校選修課數量不足并改變選修課的學生規模不平衡的現象,又改善了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積極性不高的局面,吸引更多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投入到社團活動中來。
第二,探索社團雙重管理模式。為改變目前大部分高校社團全部由校團委進行管理和指導的局面,積極拓展社團管理新思路、新途徑,在所有社團由校團委統一管理的基礎上,可將一部分社團掛靠到各相關專業對口的院系或職能部門,明晰校團委和掛靠單位的責、權、利,從而更有效地對社團進行指導。
第三,健全社團審批制度。在“大力扶持理論學習型社團、熱情鼓勵學術科技型社團、正確引導興趣愛好型社團、積極倡導社會公益型社團”的原則下,各類型社團協調、均衡發展。審批新社團時要嚴格控制,新成立一個社團要把握好五條標準:是否有一套規范的管理辦法,是否有一個掛靠管理單位,是否有專門的指導教師,是否有一批活動骨干,是否有一定的經費來源。對社團活動實行“五個一”申報審批制度:即提前一個星期申報、一個基于調研基礎上的可行性分析報告、一套完整的活動方案、一份明確的社團活動責任分工、一個較完備的安全預案。
第四,加強骨干培養。要加強社團建設,必須抓好社團負責人的選拔、教育、培養,要把那些思想素質高、學習成績好、管理能力強、在同學心目中有較高威信的學生通過公開競選、民主選舉的方式推薦到社團負責人的崗位上來,多途徑、多方式地提高社團負責人的綜合素質。同時,將社團骨干納入到學生干部管理體系,不斷培養出一批具有敬業精神和勇于開拓、團結友愛、善于合作的社團骨干。
第五,強化監督考核。建立嚴格的監督考核制度,是加強學生社團建設、促進學生社團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制定科學規范的社團工作評價體系,引進激勵淘汰機制,通過評選“優秀社團”等方式對管理有方、工作扎實、富有創新、貢獻大的社團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對不合格的社團要限期整改,甚至予以撤銷;對表現突出的社團骨干也要進行表彰獎勵。
第六,搶占網絡陣地。社團依托互聯網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教育活動,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反映社團風貌、開展社團活動和展開社團風采的陣地、窗口,為社團形象的展示和互聯網德育系統的構建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龍洲.大學生社團問題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92
[2]鄒寧.試析高校大學生社團與商業贊助的幾個問題[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4(3):74
[3]杜項菲.積極探索大學生社團建設和管理新模式[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4):229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