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數學是新生進入大學校門后最早接觸的基礎課之一,由于中學學習方法及中學數學的特點,使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大學數學的學習方式不習慣。為了培養更合格的新型建設人才,就要大力提倡素質教育,重視大學數學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發揮其對學生的引導、示范和情感等作用。
【關鍵詞】素質教育 大學數學 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1-0041-01
隨著科技的發展、經濟的進步,社會越來越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大學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搖籃,要跟上目前的形勢,就要改變以往陳舊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大力倡導素質教育。所謂素質教育,主要是要求教師通過知識的載體,對學生實施能動的心理和智能的引導。面向21世紀的大學數學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要充分利用青年學子正處于身體、智力鼎盛時期的獨特階段讓青年學生“學知識”、“學會做人”。
一 充分發揮大學數學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教師的職責是突出教學而不是教書。在教學中不僅要傳授書本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育學認為,學生無所謂“好”與“壞”,成績的優劣只是學習態度和思維能力等方面造成的。教學首先是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記憶,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經過思維加工,與原有知識進行總結重構,即實現知識的遷移,才能真正為其所用,以解決新的問題。否則,單純依靠記憶只能使所學知識僵化,于實際應用中毫無幫助。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乃至科研能力應是當前教學所追求的更高目標。
1.發揮教師的引導、示范作用
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先指點學生了解整體構架、掌握基本思路;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去思考,思考概念之間、定理之間、方法之間的關聯,層層深入,設置陷阱,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合理安排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與練習題,啟發學生自主將所學內容進行總結、重構。此外教師在課堂上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視,教師的講述讓學生通過聽而接受相應的信息,教師的板書使學生的學習從書本轉到黑板上,所以板書既要能體現教材的核心部分,又要突出重點和難點。數學課的特點要求學生必須做大量的練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課堂上獨立完成指定的練習,是解讀信息、初步掌握知識的重要環節。一般情況下,在講授某個求解方法或運算法則后,都應讓學生及時在課堂上做相應的基本練習。練習題應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具有代表性,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練習,經歷運用法則解題的全過程,并且有了成功或失誤的經驗,才能對所學的內容有真切的理解。課后再安排一些與本節課相關的練習,加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鞏固、提高,收到更好的效果。
2.教師的情感作用不容忽視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地表現出自己對數學的追求,以此感染學生,使學生樂于沉浸在數學海洋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這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感情”作用。教師應在課前對相應的數學學科作一個評價說明,將本課程的價值、應用及相關的名人軼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有種想學數學的渴望。教師在講課過程中對學生充滿熱忱,尤其是對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關心他們的進步,注意發掘他們的優點,給予適當的鼓勵,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及時給予糾正。教師站在講臺上,充滿激情,全身心地融入所進行的講授,不是一種應付式的照本宣科,而是一種探討問題、追求真知的態度。講述中隨著問題的深入解決迸發出內心的感慨和由衷的喜悅,這些狀態會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下教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給予幫助,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又能讓學生體驗到溫暖,身心受益。
二 大力提倡大學數學的多層次教學法,因材施教
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學習不同,教學時間少、學習內容多、地點不固定,師生接觸時間少,故通常按研究生、本科、專科等分類設置課程,在同一類中又分文、理、工科。由于人數過多,教師難以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大學數學改革大力提倡小班化教學。另外,還應注意根據一些特殊專業來合理分類、分配課時,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 選擇合適的教材,合理利用多媒體
認真把握教材的選擇,主輔教材有機結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相關專業對數學的特殊要求,選擇適合學生的、簡潔易懂的好教材,同時可以推薦一些好的參考資料給學生。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數學選修課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硬件條件。它的特點就是信息涵蓋量大,大大節省了時間,編排自由,可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做成不同的電子教案。但短時間內理解大量信息對學生來講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教師在制作時一定要突出重點,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安排內容。此外,多媒體課件的色彩對比要鮮明,動畫設置要合理,既能吸引學生又能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總之,大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改變舊觀念,在教學中時刻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出發點,因材施教,使學生樂于學、主動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劉顯國.激發學習興趣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3]李曉文、王瑩.教學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馬德炎.談創新與大學數學教學[J].大學數學,2003(1)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