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國開展科技中介服務已近百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本文闡述了美國科技中介服務發展概況,對其科技中介服務的政策環境、管理方式、人才構建等方面的經驗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從中得到了幾點啟示,以期為我國科技中介服務的發展提供積極的借鑒。
【關鍵詞】美國 科技中介服務 經驗 啟示
【中圖分類號】G323/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1-0058-02
科技中介服務是指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中介方以知識、技術、經驗、資金和信息等為創新主體和客體提供的服務。科技中介服務在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推動技術轉移、降低交易成本、整合資源、促進企業發展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科技中介服務業已經走過近百年的歷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其成功經驗,對我國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 美國科技中介服務概況
美國的科技中介服務業極其發達,各類組織機構在不同層面上,面向不同領域和服務對象,提供不同的服務,發揮不同的作用,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技中介服務網絡。
1.機構類型及服務內容
美國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大體可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大類。
非營利性機構包括:
第一,官方組織,如國家技術轉讓中心、聯邦實驗室技術轉讓聯合體、小企業發展中心、國家技術信息服務中心、大學里的技術轉移辦公室等。該類組織的職能主要有知識產權管理、建立全國性的資訊系統、進行技術轉移以及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資金和政府采購合同。
第二,半官方性質的聯盟和協會組織,如舊金山灣區科技聯盟。該類機構服務重點是充當政府與企業間的溝通橋梁;參與政府科技經濟政策的制定;承擔政府部分職能,如項目評估、市場監管;對本行業組織進行管理等。
營利性中介機構主要包括高科技企業孵化器以及技術咨詢和技術成果評估機構。孵化器主要為企業提供管理咨詢、辦公場所、商業網絡、市場渠道、技術測試、客戶信息等服務;多數技術咨詢和技術成果評估機構不是獨立存在,而是作為大的咨詢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和律師事務所內部的技術咨詢部門,這是民間營利性科技中介機構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2.運行機制
美國科技中介服務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進行的,具有很強的市場化特征。除了由于社會需要保留小部分非營利性機構外,大部分都是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的法人公司,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實現優勝劣汰。對于非營利性機構,政府則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使其在公共層面上發揮重要作用。
二 美國科技中介服務的經驗
1.政府為科技中介服務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一,制定與科技中介服務相關的法律。美國國會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制定和發布與技術創新活動和技術信息服務有關法律、法規近20個,其主要內容包括:成立專門機構推動技術成果轉移;規定開展技術轉讓是所有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義務和職責;明確技術轉讓的經費來源、利益歸屬;允許國家實驗室通過中間合作商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等。這些法律規范了科技中介服務主體職責,從根本上保證和支持了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業務開展。
第二,采取多種措施對科技中介服務加以扶持。如直接資助建立國家科技中介機構、給予非營利性機構優惠政策、加大科技中介機構發展資金支持力度、給予中小企業購買科技中介服務以補償等。同時,還將部分原屬于政府的職能,如行業管理、項目評估、市場監管等交由有關科技中介機構去完成,以促進科技中介服務的快速發展。
2.實施分類管理和自律管理
美國政府一般不直接參與科技中介機構的管理,而是通過政策進行宏觀調控,實施行業管理。美國的行業協會水平很高,它們一方面提供各種服務為組織成員謀取最大利益,另一方面實施對本行業的管理職能,如果發現有違反行業規范,搞不正當競爭,損害同行和消費者利益的會員,協會將采取懲罰措施,如取消會員資格,禁止在本行業從業,甚至向法庭起訴。同時美國對不同性質的中介機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非營利性的組織或小型組織會享受到政府相應的優惠政策。
3.不斷創新科技中介服務內容和方式
在服務內容方面,以往的技術中介服務主要側重于創新活動的下游環節,但近年來,已有一些科技中介機構向創新活動的中上游拓展,為企業提供從技術立項、融資、研究開發、咨詢、技術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務。在服務方式方面,科技中介服務業出現了網絡化和區域整合經營的發展趨勢。
4.培養高素質科技中介服務人才
科技中介服務工作是一項開拓創新性和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往往需要具有技術、營銷、法律專長和良好產業關系的人組成的團隊才能勝任。如美國蘭德公司從業人員中有80%以上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大多具有理、工、商、法律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專業背景,并且具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為保證科技中介服務人員的高素質,美國政府對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人員的執業資格、人才培養、選拔和任用做了比較嚴格的規定。
三 美國科技中介服務的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1.理順政府與科技中介組織之間的關系
我國有些政府部門與科技中介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造成了彼此職責不清、定位混亂的狀況。因此,要盡快明確各類科技中介組織的職責,政府應主要側重于構建有利于科技中介組織發展的組織制度、運行機制和政策法規環境,而將各項直接管理職能交由科技中介組織或行業協會來執行。
2.盡快完善法律體系
政策法規體系的建立是規范科技中介服務的前提,雖然我國已先后出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學技術普及法》、《農業技術推廣法》、《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科技成果獎勵條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若干法律法規,但還存在較多的空白和漏洞。應盡快完善現有的法律體系,通過立法明確科技中介機構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資金來源、管理體制和行為規范,明確政府與各類科技中介機構的相互關系。
3.改革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由于我國市場機制不夠成熟,政府改革不到位等原因,現階段我國的科技中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存在很多問題。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對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管理方式,對我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分類管理和行業自制管理。
4.加大科技中介人才的培養力度
我國的科技中介機構普遍存在進入門檻低、從業人員短缺且素質不高的問題,嚴重阻礙了科技中介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應加速科技中介人才的培養與引入工作。如開展執業資格認證制度,加強對現有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鼓勵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家,以及企業中有實踐經驗的科技人員從事中介服務,逐步建立起科學素養高、市場意識強、專業知識博、信息渠道寬的科技中介隊伍。
5.加強網絡化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應充分運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構建覆蓋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市場組織網絡系統、信息技術網絡系統、數據庫系統,為科技創新各個環節提供信息平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
參考文獻
[1]葉卉、王培根.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科技中介信息服務網絡[J].科技和產業,2004(8):25~27
[2]吳偉萍.國外科技中介組織的成功管理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3(5):12~13
[3]王健、王樹恩.我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管理機制與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67~69
[4]熊小奇.發達國家科技中介服務業發展的經驗及啟示[J].中國科技論壇,2007(11):50~53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