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黨校要想生存就必須進行改革。教改是其中之一,只有革新教學模式,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只有革新才能走出困境,找到生存之道;只有棄舊圖新,才能實現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循序漸進,從傳統的“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積極推進討論式教學模式,是提高黨校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討論式教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1)11-0066-02
討論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精心準備和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預先的設計和組織,啟發學員就特定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培養學員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員聽和說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討論式教學是以培養素質和提高能力為目標,以討論現實問題為核心,以教與學雙向互動為特征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過程的統一,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在干部教育中的具體體現。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黨校要想走出困境,實現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就必須提高教學質量,因為教學質量是黨校的生命線,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革新,摒棄那種“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通過黨校多年教學的實踐證明:積極推進討論式教學是提高黨校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 討論式教學的意義
過去,黨校教學一般都存在重科研,輕教學,教學與科研相脫節的現象。在教學中,重講授,輕交流,輕討論,不同層次的函授班級更是如此。由于函授班面授時間短,教學任務重,僅教師面授時間都顯得緊張,運用討論式教學更無從談起,以上這種狀況遠遠不能適應各級黨校教學新布局的要求。今天討論式教學實現了黨校教學模式的革新。其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討論式教學適合黨校學員的特點
近年來隨著干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推進,大多數領導干部的文化水平和知識層次本身就很高,他們不但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某些問題上,學員對實際情況不但比授課教師了解得多,而且理論水平也相當高,對于這樣的教學對象以講授為主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學員的特點和需求。討論式教學正迎合了學員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需求。各級各類領導干部進入黨校學習,他們帶來實際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甚至困惑的問題,而且許多是深層次的問題,無論是對這些問題的理論思考還是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是水平很高的教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可能對所有重大問題都作出令學員滿意的回答,更不能給學員提供現成的答案,同時學員也不會在短短的課堂教學中對重大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得到圓滿的回答,如此種種就需要采用討論式教學,討論式教學能讓學員充分發揮其潛能,各抒己見,真正做到百家爭鳴,把學員帶來的熱點、難點和困惑的問題在所有學員的討論、辯論聲中尋到恰當的答案。通過討論式教學,做到教學相長、學學相長、平等討論、共同提高。
2.討論式教學迎合黨校教學的特點
在教學過程中,通常學員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給學員現成的理論或提供對實際問題的現成答案,而是通過對某一專題的理論分析和與學員的討論、交流,形成互動,幫助學員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培養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員的整體素質。因此,在黨校教學過程中,討論式教學要注重的是引導學員主動學習、獨立思考、深入研究、相互交流。
二 討論式教學的要求
討論式教學是以討論為前提開展和深入的,其最基本的要求有兩方面,即討論式地“教”和討論式地“學”。
1.討論式地“教”
要求教師的教一定要有科研含量并在理論與學術的層面上作出有一定深度和新穎的解答和闡發。討論式教學的內容可不拘一格,既可是教材內容,也可以是當前國際國內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等。在討論式教學中教師的“教”的環節大致包括:設計討論主題,提供論題資料,啟發學員思路,通過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要在討論式教學中加強對學員對象和討論方法的研究,討論的方式和時間的分配等,所有這些都要求黨校的教師真正做到教和學一體化,討論式教學要以教學為中心,為教學服務。教師在討論式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還表現在對課堂的組織上,因為黨校學員不同于國民教育中的中小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作為教師應引導學員在討論中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對于處在“混亂”中的討論,教師還應適時介入,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表現在討論結束時,對討論所得出的結論進行恰如其分的點評和總結。
2.討論式地“學”
要求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要聯系實際,精心措辭,學員可以在學習基本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有選擇地對所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討論、研究,結合理論學習、社會調研和研討交流,適時形成科研成果。黨校的有些科研課題可以向學員開放,提倡師生定期不定期地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調查,對所開展的科研研究和調查展開討論,集思廣益。在討論式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學員要在課前針對所討論的專題有所了解和思考,在教學中要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在研討中可采取學員講、大家聽、教師評或師生對話等多種討論方式,最終能夠讓說的人有長進,聽的人有收獲。
三 討論式教學的方式
教學方式是教師把知識傳授給學員所使用的手段或教學行為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學員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在黨校多種方式的教學中,筆者認為討論式教學方式更適合黨校的教學,討論式教學是提高黨校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討論式教學方式多種多樣并各具特色,筆者認為問題式討論教學和案例式討論教學尤為適合黨校教學。
1.問題式討論教學法
問題式討論教學就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問題之形式構筑教學的主題,將教學內容問題化,采用提問設疑的方式,啟發、引導學員通過對問題的剖析,最終得出正確答案的一種教學模式。
問題式教學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杰羅#8226;布魯納提出的。通過幾十年在教學中的運用,顯示出它特有的優點,其優勢在于課堂氣氛活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員的內在潛能。
采用問題式討論教學,要力戒教師把“課堂”變“問堂”,整個課時問題滿天飛。如何避免在課堂上出現“十萬個為什么”的現象呢?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在課前做大量的調研工作,通過走訪、調研、歸納、總結等一系列前期工作,把所調查到的國際、國內乃至自己身邊發生的重、特大事件,或者是在實際生活當中遇到的重點、難點或困惑的、或典型的事,有的放矢地把這些事情、事件以問題的形式總結出來,拿到課堂上向學員提出來,讓學員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學習、去討論,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學員來自不同階層、各個層面,他們見多識廣,通過討論問題的答案自然會在學員的辯論、討論聲中得出。
2.案例式討論教學法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院長克里托費#8226;郎德爾早在20世紀就明確提出了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需要,通過設置一個具體的教學案例,引導學員參與分析、討論等活動,以提高學員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
案例式討論教學法的好處很多,最突出的就是有助于學員多種能力的提高。
由于案例教學要求學員直接參與對案例的分析、討論和評價,就為學員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了條件。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經過篩選出一宗案例用以學員課堂上討論。當學員拿到這個案例時,就會認真去閱讀案例材料,對案例進行細致的分析,通過思考、探究、討論并對這一案例做出準確的判斷,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恰恰就是培養學員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辨別是非能力、聽說能力以及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綜上所述,討論式教學無論從理論還是從教學實踐來看,其優勢顯而易見,每一個教師都有必要了解并靈活使用這種教學方法。筆者相信,通過我們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討論式教學一定會在黨校的講臺上發揮出巨大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討論式教學是提高黨校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