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的教學經歷使筆者深深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際,談談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情感作用。
一 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畫面激發情感
我國教育工作者冷冉同志倡導的情知教學模式中就強調了學生的“情”與“知”的互補關系,他認為情感因素是學生參加教學活動的主要心理成分之一,即學生的動機、情感、態度、興趣、意志等,它作為一種意識力量直接加強或抑制著學生思維的強度和效率。我在教學中發現,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往往缺乏學習情趣,他們不求甚解,學習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和家長的“任務”而已。老師和家長的強迫還會使他們產生反感,使他們更加厭學。在這種情況下只靠老師和家長的單純說教,作用微乎其微,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計算機、電視機、投影儀等現代教學手段可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喚起他們的興趣。《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蘊含著豐富而偉大的情感內涵,如何在教學中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及人格的提升,最終求得語言和精神的整體共建?我恰當、適時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直觀形象地展示了當時的危急場面,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邱少云嚴守紀律的崇高精神。
開課伊始,我用課件呈現題目及豐碑的畫面,并動情訴說:“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是一座為紀念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而高高聳立的豐碑。這座豐碑是由千千萬萬個為祖國、為朝鮮、為和平而壯烈犧牲的烈士的英靈筑就的。邱少云就是其中之一?,F在,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呼喚這位年輕而偉大的戰士的名字”。(屏幕顯示課題)我的設計意圖是創設情景開好場,利用多媒體傳導感情,架起教師、學生和作者思路之間的橋梁,營造特定的課堂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進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在講到第8自然段邱少云壯烈犧牲的經過時,我適時地借媒體助情。我用課件播放電影片斷《烈火中的邱少云》,再現那感人肺腑的時刻。讓學生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中縮短了時空的距離,每一個同學都被邱少云嚴守紀律,為了革命不惜獻出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的崇高精神所深深地感動。每一個鏡頭都在緊緊地牽動著同學的心,深深地震撼著他們的心靈。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邱少云處境的萬分危急,以及邱少云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紋絲不動的壯舉。有的學生眉頭緊縮;有的雙手緊握拳頭。突然,教室里傳出了抽抽咽咽的哭泣聲,我尋聲走過去,原來是學習差的學生張××正在傷心地哭,我悄悄地走到她身邊,低聲制止了她,課后我把她叫到辦公室問其原由,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低聲說:“邱少云烈火燒身也沒動一下,可我一節課也坐不住……”噢,原來如此,我沒有責備她,自那以后,這個學生發生了變化,上課小動作少了,成績提高得很快。她告訴我:“老師,不知為什么我一閉上眼睛,就看見邱少云烈火燒身的情景,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蔽颐靼琢耸乔裆僭凭窆奈枇怂?。真沒有想到,一段簡短的片子卻影響了一個學生—— 一個家長、老師費盡口舌也毫無結果的學生。正是利用多媒體創設的情景激發了這個學生的情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錄音欣賞激發情感
運用錄音機配樂朗誦可以把學生帶入清雅優美的環境中。錄音不僅能使人欣賞到朗讀風格,而且能陶冶學生情感,提高學習興趣,優美的樂曲、精彩的朗讀、動人的故事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獲得知識、發展智能。我在教語文課時,往往先讓學生聽課文的朗讀錄音,要求學生注意生字詞的讀音和朗讀的節奏,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動筆,在文中給生字詞注音,給難讀的語句標出朗讀的節奏。然后讓學生自己練讀,這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速度大大加快,對文章理解的深度也大大加深了。如教學《白楊》一文,指導學生通過配樂朗讀,用鮮明生動的畫面展示,用和諧悅耳的音樂烘托,用充滿激情的語言感染,創設一種富有動感的形象情境,讓學生在聲色影像中體驗角色的內心情感,心靈受到白楊那剛直挺拔、堅強不屈的風格的感染與熏陶,從而產生情感沖動,迸發創新意識,增強進取精神。有些課文中不易講明白的地方我們也可以借助音樂傳達給學生。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奏的抑揚頓挫,用直觀的方式,使人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更為生動的感受。如講《草原》一課時,我播放了兒童歌曲《草原是我家》這首節奏快、旋律優美、內容也較符合課文主題的錄音,直接把學生領入廣闊的草原,使學生如身臨其境,很容易就理解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對美麗大草原的無比熱愛。因此錄音欣賞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強化了記憶,鞏固了知識,提高了表達能力,增強了情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三 利用綜合手段,激發情感
語文課中,有些課文篇幅長、內容多、情節復雜,學生不好理解,如不激起情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我首先給學生講清時代背景,并從網上下載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動畫片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一個小女孩光著腳丫,在天氣極冷又下著雪的大年夜里賣火柴直到慘死在街頭的催人淚下的畫面,我對學生講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同時對學生進行熱愛社會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又如教授《月光曲》等較難理解的課文,我們可采用計算機、電視、錄音機等教學軟件創設情境,激發情感,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總之,現代教育教學中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使語文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有趣,從而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色彩鮮明的音像資料,使學生沉浸在課文所蘊含的情感氛圍之中,如運用錄音機配樂朗誦可以把學生帶入清雅優美的環境中,運用電視機欣賞畫面可以使學生心曠神怡,興會景色;運用幻燈片比較理解詞句可以加強學生對課文深層意蘊的真切感受;運用電腦展示各地風情可以使學生不受時空限制去周游世界……學生在感受與課文內容相符的大千世界的過程中,自然是心物感應,情景相生,情意無邊,感慨無限。這樣,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體現了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意境,促使學生在情感和行為上都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達到知情共育的效果。
〔責任編輯:陳晨〕